百词典

《吴宫》

时间: 2025-08-02 01:51:58

诗句

吴王爱歌舞,夜夜醉婵娟。

见日吹红烛,和尘扫翠钿。

徒令勾践霸,不信子胥贤。

莫问长洲草,荒凉无限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1:51:58

原文展示:

吴王爱歌舞,夜夜醉婵娟。
见日吹红烛,和尘扫翠钿。
徒令勾践霸,不信子胥贤。
莫问长洲草,荒凉无限年。

白话文翻译:

吴王喜爱歌舞,每晚都醉于美人的舞姿。
看到太阳升起,点燃红色蜡烛,
轻轻拂去尘土,扫除珠宝饰品。
只是让勾践得以称霸,却不相信子胥的才智。
不要去问长洲的草地,那里荒凉已是无尽的岁月。

注释:

  • 吴王: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具体指哪位王在此未明,但通常是指吴王夫差。
  • 婵娟:美丽的女子,通常指的是舞女或美女。
  • 红烛:红色蜡烛,象征着光明和温暖。
  • 和尘:轻轻拂去尘埃。
  • 翠钿:指的是装饰品,通常是用翠绿色的宝石制成。
  • 勾践:春秋时期的越王,以其复仇得以称霸而闻名。
  • 子胥:指的是伍子胥,吴国的谋士,以智勇闻名。
  • 长洲草:长洲可能是指长洲的草地,象征着荒凉与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殷尧藩,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沉郁悲凉的情感和深邃的历史感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吴王的奢华与勾践的复仇形成鲜明对比,寓意深刻。

诗歌鉴赏:

《吴宫》这首诗通过描写吴王的奢华与沉迷,反映出历史的轮回与人事的无常。开头两句,“吴王爱歌舞,夜夜醉婵娟”,生动描绘了吴王沉醉于歌舞之中的奢靡生活,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这种沉迷也暗示了政治上的短视与无知。接下来,“见日吹红烛,和尘扫翠钿”则通过意象的转化,展现了吴王临近日出的清晨,红烛的光辉与尘埃的扫除,暗示着光明与过去的对比。第三句中,提到勾践的霸业与伍子胥的贤能,突显了历史的讽刺与人性的短视。最后一句则以“莫问长洲草,荒凉无限年”作为总结,反映出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常,令人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对人性与权力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王爱歌舞:指出吴王的性情与生活方式,奢侈而沉迷。
  2. 夜夜醉婵娟:强调吴王的放纵与对美色的迷恋。
  3. 见日吹红烛:日出时分,象征着清晨的到来与新的开始。
  4. 和尘扫翠钿:清扫的动作隐喻着对过去的反思。
  5. 徒令勾践霸:强调勾践的复仇成功与吴王的无知。
  6. 不信子胥贤:吴王对伍子胥的才能不信任,展现了他的短视。
  7. 莫问长洲草:告诫人们不要追问历史的荒凉与无情。
  8. 荒凉无限年: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重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见日”和“和尘”,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红蜡烛象征光明与希望,长洲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荒凉。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吴王的奢华与短视,反映了历史的轮回与人事的无常,揭示了权力与智慧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王:权力与奢华的象征。
  • 歌舞:享乐与浮华的代表。
  • 红烛:希望与光明的象征。
  • 长洲草:历史的荒凉与无尽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王最喜欢什么?

    • A. 书法
    • B. 歌舞
    • C. 战争
    • D. 诗歌
  2. 诗中提到的“勾践”是哪个国家的王?

    • A. 吴国
    • B. 越国
    • C. 齐国
    • D. 晋国
  3. 诗中“荒凉无限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快乐
    • C. 忧伤
    •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对比李白的豪放与殷尧藩的沉郁,两者在描写权力与历史的态度上截然不同,前者强调豪情与壮志,后者则更关注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短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送从弟濛赴饶州 送徐先生归蜀 赠海东僧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上士泉瓶 送元宗简 送韦评事归华阴 赠箕山僧 赠梅处士 云童行 泗水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争斤论两 分床同梦 马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中仓 大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疏财重义 大行不顾细谨 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徒的词语有哪些 词丈 包含摩的词语有哪些 倮兽 千日酒 土仪 片字旁的字 行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