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2:53
春怨
殷尧藩 〔唐代〕
柳花扑帘春欲尽,
绿阴障林莺乱啼。
只愁明日送春去,
落日满园啼竹鸡。
春天的柳花轻轻打在窗帘上,春天快要结束了;
绿色的树荫下,林中的黄莺在喧闹地叫着。
我只担心明天就要送走春天,
夕阳西下,满园中竹鸡在啼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春”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寓意着生机与希望。而“送春”则常见于古诗词中,表现了对春天短暂的感叹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作者介绍:
殷尧藩,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诗作流传较广,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见长。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春怨》是在春季即将结束之际写成,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的惋惜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自然景色交相辉映,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春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与无奈。首句“柳花扑帘春欲尽”以生动的画面引入,柳花在春风中轻轻撞击窗帘,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感知与向往。紧接着“绿阴障林莺乱啼”,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绿树成荫,林鸟争鸣,表现了春天的活力与欢愉。然而,随着“只愁明日送春去”的出现,诗人的情感转为忧伤,对即将离去的春天充满了不舍与愁苦。最后一句“落日满园啼竹鸡”,不仅描绘了夕阳西下的自然景象,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竹鸡的啼鸣更是增添了几分苍凉的气氛,呼应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伤。
整首诗在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之间反复切换,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也有对春天离去的无奈与惋惜,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珍惜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内心的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春天的鸟类是?
A. 燕子
B. 黄莺
C. 知更鸟
“只愁明日送春去”中的“愁”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期待
C. 忧伤
“落日满园啼竹鸡”中,落日象征着什么?
A. 新的开始
B. 时间的流逝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怨》与《春望》同样表现对春天的感悟,但《春望》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个人感受,情感基调更加沉重,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