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9:21
窗户尽萧森,空阶凝碧阴。
不缘冰雪里,为识岁寒心。
窗户外面一片萧瑟的竹林,空荡的台阶上凝结着碧绿的阴影。
这竹子并不是在冰雪中生长,正是为了让人识得它在严寒中的坚韧。
殷尧藩,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作品中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竹子、梅花等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此诗创作于唐代一个竹林生长的季节,诗人在观察竹子时,感受到它在严寒中顽强生长的精神,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其坚韧品格的赞美。
本诗以竹子为主旨,展现了它在寒冷环境中坚韧不拔的性格。首句“窗户尽萧森”给人一种清冷的氛围,描绘出竹林的苍凉与幽静,竹影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它的故事。接下来的“空阶凝碧阴”则表现了静谧的环境,碧绿的阴影不仅是自然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宁静的写照。最后两句“不缘冰雪里,为识岁寒心”则是全诗的高潮,强调竹子并不是因为外部环境的恶劣而显得坚韧,反而是它内心深处对寒冬的认知与抗争。整首诗简洁而深刻,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强调了竹子在严寒环境中的坚韧与不屈,象征了人们在逆境中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窗户尽萧森”的意思是:
A. 竹子茂盛
B. 竹林萧瑟
C. 竹影摇曳
诗中提到“空阶凝碧阴”表现的情感是:
A. 热闹
B. 寂静
C. 哀伤
竹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坚韧
C. 软弱
对比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以自然为题材,但李白更注重豪放的情感,而殷尧藩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和深思。两者都通过自然展示了各自的情感,但风格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