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8:42
羲辔迟中夏,生贤国世宁。
隔宵蟾欲满,经溽雨初停。
分派来沩水,储神应德星。
高楼参造物,健笔倒沧冥。
几郡流威惠,今人识典刑。
随行惟一鹤,堆案有群经。
道直言皆壮,心和鬓益青。
即须调鼎铉,未许在林坰。
斸石逢云母,栽松长茯苓。
龟巢莲叶上,公见却千龄。
在夏天的中旬,马车行驶得很慢,贤人治理国家使得社会安宁。隔了一夜,月亮快要圆了,沉闷的雨刚刚停下来。沩水的水流分派而来,天上的星星应和着德行的神灵。高楼与自然造物相参,笔力强劲,直指深邃的宇宙。几郡的恩惠流传,现代人都知道典章法规。随行的只有一只白鹤,书案上堆满了经典文献。言辞正直且雄壮,心境安宁,鬓发愈显青黑。必须调整鼎的铉,不允许在林中闲逛。砸石头时遇见云母,栽种松树长出茯苓。在莲叶上,乌龟的巢让人见证了千年的历史。
徐照,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后世赞誉。他的诗歌常常融入对自然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此诗作于诗人某年五月十四日,反映了中夏的气候与气氛,以及诗人对国家与社会的深切思考。作品中表现了对贤人治国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待制五月十四日生朝》是一首充满哲理性的诗作,诗中不仅描绘了夏日的景象,还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国家的思考和期待。诗的开头通过“羲辔迟中夏”引入,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接着通过“生贤国世宁”揭示了治理国家的理想。诗中提到的“隔宵蟾欲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隐喻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星辰,展现了对宇宙与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健笔倒沧冥”寓意着诗人的才华与对深邃思想的追求,“几郡流威惠,今人识典刑”则表明了诗人对法治与德治的重视。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种种限制进行对比,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几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历史的积淀,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信念。
诗歌表达了对贤人治国的赞美,对社会安宁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整体情感基调积极向上,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中提到的“羲辔”指的是什么?
a) 车马的辔头
b) 夏天的气候
c) 诗人的名字
d) 经典文献
“道直言皆壮”这句诗意在强调什么?
a) 文采的优美
b) 真理与勇气
c) 生活的平淡
d) 自然的美丽
诗中“龟巢莲叶上”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历史的积淀
c) 美丽的自然
d) 诗人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