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5:48
蝉
作者: 徐照 〔宋代〕
叶落无蝉在,又随林叶生。
不离荒苑处,偏感异乡情。
幽韵松风合,枵肠竹露清。
无端溪鸟逐,飞落地中行。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而蝉声已经消失,伴随着林间的树叶生长。虽然不离开这片荒凉的园林,却偏偏感受到异乡的情愫。松树的幽静与微风合成一体,竹子上清澈的露水令人感到空腹的清新。没有理由地,溪边的鸟儿追逐着,飞落在地上行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照,字子恺,号秋水,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天,诗人身处荒凉的园林,感受到周围自然的变化,激发了他对故乡和人生的思考。
徐照的《蝉》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独的感慨。诗人开篇提到“叶落无蝉在”,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消逝,这里的蝉声象征着夏天的结束,也象征着往昔的回忆,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又随林叶生”,诗人用自然的生长与凋零,反衬出人生的无常。
在“幽韵松风合,枵肠竹露清”中,诗人描绘了松林的幽静与竹露的清新,仿佛在寻求内心的宁静。然而,内心的“枵肠”则显示出一种空虚与无奈,似乎即使在美好的自然中,依然感到难以填补的孤独感。
最后的“无端溪鸟逐,飞落地中行”则是对自然生命的描绘,溪鸟的追逐与飞落,似乎在传达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机,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由的向往。这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切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孤独,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故乡与亲情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蝉”象征什么?
“不离荒苑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无端溪鸟逐”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