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0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00:20
一片春光遍九霄,这回风月也全消。
重来绣阁吟残句,不数缑山弄玉箫。
身外事,等闲抛,万层云路碧迢迢。
香南雪北何由见,直比人间午梦遥。
一片春光洒满天空,这次的风月情景也全然消失。
再回到绣阁吟诵残余的诗句,怎能比得上缑山的弄玉箫声?
身外的事情,随意抛开,万层云路碧蓝遥远。
南方的香雪与北方的雪花何时才能见面,仿佛比人间的梦还要遥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静筠,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沈静筠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骚客追求精神寄托与艺术理想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春光与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身外事的淡然态度,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鹧鸪天》以春光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生动的氛围,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活力的赞美。然而,诗句中却隐含着一丝淡淡的忧伤,随着“这回风月也全消”的表述,似乎在感慨时光的流逝与往日美好的消逝。此时,诗人重回绣阁,吟诵残句,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美好艺术的执着。而“缑山弄玉箫”的提及,则引入了音乐的意象,象征着事物的美好与诗意,似乎在对比当下的平淡与过往的辉煌。
接着,诗人以“身外事,等闲抛”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表明对世俗繁杂的淡漠,向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以“香南雪北”引入空间的对比,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心灵的隔阂,最终归结为“比人间午梦遥”的哲思,突显了人世间的无常与梦幻的虚无,令人感受到一种深远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的描绘与对过往的怀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世俗繁杂的淡漠,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自由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绣阁”主要指的是:
A. 一座华丽的建筑
B. 文人吟咏的场所
C. 一种乐器
D. 春天的景象
诗句“身外事,等闲抛”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外界的淡漠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诗歌的执着
诗中“香南雪北”所表达的意思是:
A. 春天的美好
B. 南北之间的亲密关系
C. 人际关系的疏远
D. 自然景观的对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静筠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沈静筠更强调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的淡然,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对爱情的感伤。两者的作品都透出一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女性诗人特有的柔情与智慧。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以为进一步了解沈静筠及其诗作提供深入的视角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