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宜春裴明府之任》

时间: 2025-05-09 15:15:45

诗句

南行春已满,路半水茫然。

楚望花当渡,湘阴橘满川。

山横湖色上,帆出鸟行前。

此任无辞远,亲人贵用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15:45

原文展示:

送宜春裴明府之任
南行春已满,路半水茫然。
楚望花当渡,湘阴橘满川。
山横湖色上,帆出鸟行前。
此任无辞远,亲人贵用还。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南去的道路上水面一片茫茫。
在楚地的远望中,花儿正好渡过河流;
湘阴的橘子满川,黄橙橙的果实点缀着河流。
山峦横亘,湖水映衬着天空的色彩,
船帆在前,鸟儿在空中飞翔。
这次任职没有什么好说的,亲人只有在贵地才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注释:

  • 宜春:地名,指宜春市,是裴明府的新任职务地。
  • 楚望:指向楚国的远望,楚国在古代是位于今湖北一带的地方,以美丽的春景著称。
  • 湘阴:指湘江的阴面,指的是湖南一带,以橘子闻名。
  • 此任无辞远:此地任职路途遥远,但不必多言。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楚”和“湘”均为古代地名,常用于描绘风景和感情。楚国素以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著称,湘江则与橘子文化息息相关,代表着丰收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雍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以山水田园、送别之作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是为友人裴明府赴宜春任职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依依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送宜春裴明府之任》在形式上采用五言律诗,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优美。诗的开头以“南行春已满”点明了季节,展现了春日的生机,接着描写了从楚国到湘阴的自然风光,生动地展现了出行的情景。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花当渡”、“橘满川”等,描绘了沿途的美丽风景,赋予作品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在表达情感方面,诗人不仅表现了对明府的祝福,也隐含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最后一句“亲人贵用还”表明了诗人对友人仕途的祝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在意象运用上,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景的描写,又有情的抒发,形成了和谐的统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南行春已满”意指春天已经深入,暗示出行的时机正好。
    • “路半水茫然”描绘出行途中水面一片迷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旅途氛围。
    • “楚望花当渡”与“湘阴橘满川”两句,分别展现了楚国与湘江的自然风光,体现出诗人的细腻观察。
    • “山横湖色上,帆出鸟行前”则将山水与鸟舟结合,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 最后两句则反映出诗人对友人前程远去的情感,既有祝福又有不舍。
  •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使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美感突出。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出任新的职务的祝福与对其即将远行的依依不舍,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丽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象征着旅途的无限可能与流动的时间。
    • :代表着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绽放。
    • 橘子:象征丰收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望”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北
    B. 湖南
    C. 江西
    D. 浙江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伤心
    B. 愤怒
    C. 祝福与期望
    D. 忧虑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别》同样描绘了送别场景,情感上更为沉重,而雍陶的此诗则显得更为轻快,展现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点绛唇·洞口 点绛唇·唐墓砖状四侍女,整鬟、斫脍、烹茶、涤器,致极精妍,分题四阕 其三 点绛唇 倭奁 点绛唇 其二 点绛唇·珠幰霜蕤 点绛唇 点绛唇 代人写恨 点绛唇·题歌者兰友小像 点绛唇 早春寄步珊秭 点绛唇·金碧交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毕雨箕风 无风扬波 摄空 文童 忝列衣冠 血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长戟高门 新闻公报 临开头的成语 望眼将穿 业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义味 木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