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题岘亭》

时间: 2025-08-02 13:59:11

诗句

岘亭留恨为伤杯,未得醒醒看便回。

却想醉游如梦见,直疑元本不曾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13:59:11

原文展示:

岘亭留恨为伤杯,
未得醒醒看便回。
却想醉游如梦见,
直疑元本不曾来。

白话文翻译:

在岘亭留下了伤感的酒杯,
未曾醒来就又回去了。
却想起饮酒游玩如同梦中所见,
不禁怀疑自己原本就没有来过这里。

注释:

  • 岘亭:指位于岘山的亭子,是一个游览胜地,象征着游玩的乐趣与伤感。
  • 留恨:留下的遗憾与伤感。
  • 伤杯:指因酒而生的情感伤感。
  • 醒醒:醒来,清醒。
  • 如梦见:如同梦中所见,形容醉酒后模糊的感觉。
  • 元本:本来,原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雍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产生于诗人一次游历岘亭的经历。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伤,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题岘亭》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诗人在岘亭游玩时,留下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伤。全诗由四句构成,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首句的“岘亭留恨为伤杯”直接点出情感的核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接下来的“未得醒醒看便回”则展现了诗人醉酒后的迷茫与不舍,仿佛在意识到美好即将流逝时的失落。

“却想醉游如梦见”描绘了一种梦幻般的游玩状态,诗人用“梦见”一词强调了这种体验的不真实,似乎在暗示即使是醉酒后的游乐也如同梦境般短暂。最后一句“直疑元本不曾来”更深入地表达了对现实的怀疑,仿佛这一切的美好都是一场幻影,让人感到无奈而又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岘亭的描绘,传递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悟,给读者带来了深沉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岘亭留恨为伤杯:在岘亭留下的酒杯中,蕴藏着满满的遗憾。
    2. 未得醒醒看便回:未等清醒就匆匆离去,留下的只有惋惜。
    3. 却想醉游如梦见:回想起那醉酒游玩的情景,宛如在梦中。
    4. 直疑元本不曾来:竟然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来过这里。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醉酒后的状态比作梦境,强调了体验的虚幻。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岘亭的游玩经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 岘亭:象征着游乐与美好时光。
  • 酒杯:代表着回忆与情感的载体。
  • 梦境:象征着短暂与虚幻的体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岘亭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时光
    B. 伤感的情绪
    C. 自然景色
    D. 友情

  2. 诗人对醉酒游玩的感觉是?
    A. 快乐
    B. 痛苦
    C. 梦幻
    D. 无聊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雍陶的《寄题岘亭》均表现了对饮酒的热爱,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洒脱,而雍陶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查询

拟唐人送宫人入道二首 其一 燕中怀古拟高达夫宋中作 其二 和李书记 九月四日重至东阳寄杭诸友 其二 游洪阳洞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豫和 送赵德庄右司赴江东漕八首 其三 郡圃上已二首 夜坐 和徐慎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标本兼治 心慈面软 单人旁的字 包含湔的词语有哪些 日月旗 踏步不前 不逢不若 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记事册 包含腻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东床快婿 长枕大被 韦裳 亅字旁的字 拨车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