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1:02
塞上蕃僧老,天寒疾上关。
远烟平似水,高树暗如山。
去马朝常急,行人夜始闲。
更深听刁斗,时到磬声间。
在边塞的寺庙中,年老的僧人安静地生活,寒冷的天气使得人们急于通过边关。远方的烟雾平静得像水面,高大的树木在夜色中显得黯淡如山。早晨赶路的马匹总是匆忙,而夜晚的行人则开始放慢脚步。夜深时,能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和寺院中钟磬的鸣响。
雍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游子心情与边塞生活。
《塞上宿野寺》是在边塞的寺庙中写作,描绘了寒冷的冬天,边塞的宁静和远方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观察与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
《塞上宿野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边塞的冬日景象,展现了天寒地冻的环境与宁静的寺庙生活。诗中“蕃僧老”与“高树暗如山”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苍茫,又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边塞的寒冷与宁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远烟平似水,高树暗如山”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远处的烟雾与树木,展现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沉静的氛围。而“去马朝常急,行人夜始闲”的对比,突出了日间的忙碌与夜晚的安宁,反映了人生的节奏与变化。
最后的“更深听刁斗,时到磬声间”更是让人感受到边塞生活的复杂,既有战斗的紧张,又有寺庙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思。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哲理,表达人生的无常和对宁静的渴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象与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思考。
“蕃僧”指的是哪个地区的僧人?
A. 城市
B. 边塞
C. 山区
“远烟平似水”中“平”字的意思是什么?
A. 平坦
B. 平静
C. 平衡
诗中“去马朝常急”主要表达什么情绪?
A. 放松
B. 匆忙
C. 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