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5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52:39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七绝
古来刀锯鼎镬具,用待诽谤妖言人。
左扌右长触不怒予节去,惟天为大知尧仁。
古往今来,刀锯和鼎镬这些工具,都是用来对付那些诽谤和妖言的人。
我在左右的压力下不为所动,依旧坚持我的节操,唯有天知道这份决心,像尧那样仁德。
作者介绍:洪咨夔,宋代诗人,以工整的律诗和词风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及对理想的追求。洪咨夔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诗风常带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洪咨夔向考功之行的送别时,表达了他在面对外界的压力时,内心坚守原则的决心,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诽谤和挑战时的坚定立场。开头以“刀锯鼎镬具”引入,表达了古往今来对待诽谤者的态度,既可以理解为社会环境的复杂,也可以看作对自身处境的隐喻。诗人通过对比,展示了自己在压力下的不屈,强调了个人节操的重要性。后半部分提到“惟天为大知尧仁”,不仅传达了对天道的信仰,也对理想统治者尧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仁德治国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展现了洪咨夔的才华与思想深度。诗中蕴含了对权力、道德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表达了在面对外界压力和诽谤时,坚守个人节操和道德信念的重要性,同时也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刀锯鼎镬具”主要象征什么?
A. 历史工具
B. 权力与审判
C. 美食器具
答案:B
诗人提到的“尧”主要象征:
A. 个人名望
B. 仁德与明智
C. 社会动荡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洪咨夔的诗更强调个人的节操与社会的不公,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衰与民生的疾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