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4:4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44:04
三世不异爨,一门皆力书。
此风今所少,他行特其余。
藻锜明疏牖,萱窝护碧除。
春光元自在,遗梦杳安舆。
三代人都没有改变过饮食,一家人都致力于读书。
这种风气如今已经很少见,别的地方却特别突出。
窗户明亮而宽敞,庭院中有萱草环绕着青翠的住所。
春光本是自由自在,但遗留下的梦却显得模糊而遥远。
此诗中提到的“爨”和“力书”,反映了宋代对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古代士人家族往往强调子弟的读书习惯和文雅风气,诗中所言的“此风今所少”则体现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与反思。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仲琦,号石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家国、人生哲学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这首挽诗是为了悼念元母胡氏,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家庭教育传统的珍视。诗中通过描绘家庭的温馨和文化氛围,展现了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敬仰。
洪咨夔的《罗解元母胡氏挽诗》以其清丽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打动人心。全诗结构紧凑,前两句以典型的家族教育为主题,强调了代代相传的读书习惯,反映出对知识和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家庭教育的期盼。后两句则转向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状态,蕴含着诗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诗中“春光元自在”点出了生命的自然与自由,而“遗梦杳安舆”则隐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整首诗在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中,巧妙融入了对家庭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传统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教育和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变化的思考与忧虑。
“三世不异爨”中的“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此风今所少”主要表达了什么?
“春光元自在”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可以将洪咨夔的这首挽诗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比较,二者都蕴含着对家庭、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思考,但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洪的作品更加倾向于温馨的家庭记忆,而陆游则在忧国忧民中透出个人情感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