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3:35
夜饮慈云诸公索诗因成长篇
作者: 陈著 〔宋代〕
世艳明灭萤尾光,客气腾跃烟中香。
烟消萤死竟何有,要知人事亦何常。
今夕何夕山中集,六客相对通肺肠。
樽中不问酒圣贤,得醉即是无何乡。
耳边鼓笛有自好,忽散而去何吾妨。
吾辈本非淫湎流,聊以寄意齐兴亡。
老禅知我酷信我,谓此非痴亦非狂。
呼童展纸快磨墨,听我趁笔穷夜长。
砉然一笑如梦觉,清风明月自有天文章。
世间的美丽如同萤火虫的微弱光辉,客人们的情绪在烟雾中轻舞飘荡。烟雾消散后,萤火虫也随之消亡,究竟还有什么呢?要知道,人世间的事物本就无常。今夜是什么夜晚,山中聚集了六位客人,彼此畅谈,心意相通。酒杯中不问什么圣贤,只要喝醉了就好像来到了无所谓的乡村。耳边传来鼓声和笛声,随意而散去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本不是沉迷于酒色的人,聊以寄托心中对国家兴衰的忧虑。老禅师了解我,信任我,认为这既不是痴情,也不是狂妄。呼唤小童展纸快磨墨,我要趁着笔墨的流淌书写到夜深。突然一笑如梦初醒,清风明月自有它的文采。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夜晚,诗人与友人聚集在山中,饮酒作诗,借此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在表达主题上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以萤火虫微弱的光辉引入,象征着世间美丽的短暂和无常,随即转向描绘宴会上的欢愉,客人们在烟雾缭绕中,情绪高涨,似乎忘却了外界的一切纷扰。诗人在此处通过“烟消萤死”表达出对于生命短暂及无常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与友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深入,彼此的心意相通,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情感。对于酒的态度,诗人表示不在乎酒的名声,只在乎醉意的来临,反映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渗透着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心,虽自称不沉迷于享乐,但心中却寄托着对社会的思考与忧虑。
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书写,认为夜深人静之时,清风明月是最好的伴侣,展现了他对创作的热情与执着。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与艺术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聚会为背景,探讨人生的无常与友谊的珍贵,同时体现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表达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用什么象征世间的美丽?
A. 星星
B. 萤火虫
C. 花朵
诗人对待酒的态度是?
A. 崇拜酒圣
B. 随意享受
C. 拒绝饮酒
诗中“烟消萤死”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无常
B. 自然的美丽
C. 人的愚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陈著的《夜饮慈云诸公索诗因成长篇》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有饮酒作诗的背景,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纵情,而陈著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