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4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47:30
宿洞真观呈卢竹溪
—— 陈著〔宋代〕
傍家新筑好,儒道不相妨。
松火客床梦,梅花诗屋香。
欲盟六逸醉,始托四明狂。
高视黄尘表,翛然何有乡。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新建的居所中,儒家与道家思想和谐共存的情景。夜晚在松树下的火光中,作者做了一个美梦,梅花的香气弥漫在诗书的屋子里。作者希望与友人一同畅饮,开始沉醉于四明山的狂欢。高高在上,俯视尘世的喧嚣,心中无牵无挂,何需再关心故乡的变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于文人气氛浓厚的时代,代表了当时的文人风采和思想追求。他的诗作常蕴含道家哲学,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新建住所之际,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结合了儒道思想的和谐共存,表现了对世俗的淡泊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诗中“傍家新筑好,儒道不相妨”开篇点明了环境的和谐美好,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在描写夜晚的梦境时,松火与梅花的意象交织,既有温暖又有清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通过“欲盟六逸醉,始托四明狂”,表达了与友人共同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狂放与自由。最后的“高视黄尘表,翛然何有乡”则是对世俗的超然,诗人仿佛已超脱于尘世,心中无挂,展现了一种洒脱与洒脱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儒道思想的和谐共存,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洒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松火”象征什么?
A. 热情
B. 宁静
C. 烦恼
D. 追求
“欲盟六逸醉”中的“六逸”指的是哪种生活方式?
A. 忙碌的生活
B. 隐逸的生活
C. 贫困的生活
D. 繁华的生活
诗人对于世俗的态度是什么?
A. 追求
B. 超然
C. 忽视
D. 依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宿洞真观呈卢竹溪》的详细解析与分享,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优美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