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4:27
杏花天
作者: 史达祖 〔宋代〕
扇香曾靠腮边粉。
旧尘埋月轮有晕。
南风未似愁来近。
前事临窗隐隐。
凉花畔云歌露饮。
梦断了终难再问。
鸳鸯带上三生恨。
将泪揩磨不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杏花盛开的春天,依偎在窗边,手握香扇,粉腮微红。她的心中藏着旧日的情感,仿佛月光下的圆晕。南风吹来,似乎带着忧愁的气息,过去的事情在窗外隐隐浮现。花间凉风中,她一边听着歌声,一边饮露,心中却已断梦,再无问询。鸳鸯带着三生的怨恨,眼泪似乎磨不尽,难以释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史达祖,字君度,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常常描绘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爱情的苦涩。
创作背景: 《杏花天》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词人通过描写杏花与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过往爱情的追忆与感伤,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杏花天》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女子对旧情的眷恋与无奈。开篇提到“扇香曾靠腮边粉”,这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妆容之美,更暗示了她内心的情感波动。接着“旧尘埋月轮有晕”,诗人以月亮的晕影象征过去的情感,朦胧而又清晰,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南风未似愁来近”,南风本是春天的象征,却因愁绪而变得沉重,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随着“前事临窗隐隐”,过去的回忆在她的心头不断浮现,令人感到惆怅。随后,词中提到“凉花畔云歌露饮”,在春天的花丛中,女子虽享受着自然之美,却难以掩饰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最后两句“鸳鸯带上三生恨,将泪揩磨不尽”,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鸳鸯象征的爱情却因生死未能相随而留下了无尽的遗憾,眼泪似乎也无法抹去这些痛苦的记忆。
整首词以柔美的意象融入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无奈,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呼唤着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扇香”指的是什么?
“三生恨”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