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6:08
细风微月垂杨院。记年少春愁一点。栖莺未觉花梢颤。踏损残红几片。长安共日边近远。况老去芳情渐减。屏山几夜春寒浅。却将因而梦见。
细风吹拂,月光洒落在垂柳的院子里。回忆起年少时的春日愁绪。栖息的小莺未曾察觉花梢颤动。踏上几片残红花瓣。长安的日子在远近之间流转。更何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芳情渐渐消退。屏山边几夜春寒微浅,竟然因此而梦到你。
“长安”是唐代的都城,代表着繁华与历史的交汇;而“屏山”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方,通常用来表达诗人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
作者介绍:史达祖,字君平,号天隐,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擅长词作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感受,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在回忆年少时光时,表现出对青春与爱情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杏花天》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内心的愁绪。开头的“细风微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让读者置身于一个恬静的夜晚,微风轻拂,月光洒落。接着,诗人回忆起年少时的愁苦,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小莺的栖息与花瓣的残损,象征着生机与逝去,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长安”,不仅是对城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道路的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感受到情感的淡化与生命的无常,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哲思和淡淡的忧伤。最后,诗人以“梦见”收尾,暗示着对美好回忆的渴望与追寻,突显出一种对过往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自然的宁静
c) 个人的孤独
答案:a) 繁华的城市
诗中“栖莺未觉花梢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无知
b) 对青春的无忧
c) 对爱情的期待
答案:b) 对青春的无忧
诗的最后一句“却将因而梦见”暗示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盼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逃避
答案:b) 对过去的怀念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