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0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03:13
寄题兖州孙大夫绝尘亭二首
——陈与义
不读远游赋,放怀兹地宜。
云山绕窗户,万态争纷披。
世故日已远,风水方逶迤。
倚杖夜来雨,东山烟散迟。
人间许长史,不与此心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游的无意和对眼前美景的珍惜。作者不再阅读《远游赋》,而是将心情放在了此地。窗外云山环绕,万千景象争相展现。世俗的纷扰已经远去,山水的风光才显得悠长。夜晚的雨声伴随着倚杖而坐,东山的烟雾渐渐散去,时光显得迟缓。人间的长史(历史)与我无缘,心中却有另一番期盼。
作者介绍:陈与义,宋代诗人,字季常,号休之,晚号天台山人,浙江人。他是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诗词清新自然而著称,常表达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在兖州的绝尘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漠。身处山水之间,他的心境愈加宁静,抒发了内心的感悟与思索。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结合了诗人清新脱俗的心境。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远游的厌倦,仿佛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快乐并非在于远方的追寻,而是在于眼前的这片土地。接下来的景象描绘生动而细腻,云山环绕、万态纷披,构建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在世俗的喧嚣逐渐远去之后,诗人独自依靠着手杖,聆听夜雨,感受东山烟雾的散去,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则是对历史的无奈与对内心期望的流露,表达了对人间纷争的淡漠,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更深层次的存在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心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漠,表达了在纷繁的世界中寻找内心宁静的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表达了对何种事物的厌倦?
A. 自然风光
B. 远游
C. 朋友关系
D. 家庭生活
诗中提到的“云山绕窗户”突出了什么意象?
A. 繁华
B. 宁静
C. 繁忙
D. 斗争
“东山烟散迟”中“烟”具有何种象征意义?
A. 生命
B. 时间的流逝
C. 情感的无奈
D. 友情的消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陈与义的诗更加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在诗风上各具特色,但都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