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时间: 2025-08-09 02:22:50

诗句

粲粲江南万玉妃,别来几度见春归。

相逢京洛浑依旧,唯恨缁尘染素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2:22:50

原文展示:

粲粲江南万玉妃,
别来几度见春归。
相逢京洛浑依旧,
唯恨缁尘染素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诗人回忆与梅花的相见经历,感慨时光流逝。虽然在京洛再次相逢,但内心依然怀念过去的清幽,只恨世俗的尘埃玷污了自己洁白的衣衫。

注释:

  • 粲粲:光彩照人,形容梅花的盛开。
  • 万玉妃:指梅花,意指其美丽如万千妃子。
  • 别来:自从分别以来。
  • 几度:多少次。
  • 见春归:目睹春天的到来。
  • 相逢:再次相遇。
  • 京洛:指京都洛阳,古代文化的中心。
  • 缁尘:黑色的尘埃,象征世俗的污染。
  • 素衣:白色的衣裳,象征纯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江南”和“京洛”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名,代表了文化的繁盛与美丽的自然景观。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人通过梅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世俗污染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履善,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擅长诗歌创作,尤其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作者可能经历了离别与重逢,内心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情感的深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线,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句“粲粲江南万玉妃”直接引入主题,梅花如同万千妃子般美丽,赋予了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接下来的“别来几度见春归”则引出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在感叹与梅花的相聚次数有限,春天的归来却让他感到无奈。

第三联“相逢京洛浑依旧”,描绘了京洛的重逢场景,似乎一切都没有太大变化,但内心的情感却因尘世的纷扰而变得复杂。最后一句“唯恨缁尘染素衣”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对纯洁理想的渴望。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粲粲江南万玉妃:梅花盛开的美景令人陶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2. 别来几度见春归:表达了对梅花的珍惜,暗示离别后的重聚是多么难得。
    3. 相逢京洛浑依旧:重逢的场景虽然如旧,但内心的感受却不再如初。
    4. 唯恨缁尘染素衣:对世俗的厌倦,渴望保持内心的纯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万玉妃”,增强了梅花的美感。
    • 对仗:诗中通过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纯洁追求。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着诗人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江南:美丽的自然环境,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缁尘:象征世俗的污染,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冲突与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玉妃”指的是什么?
    a) 桃花
    b) 梅花
    c) 樱花

  2.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什么?
    a) 接纳
    b) 懷念
    c) 厌倦

  3. “唯恨缁尘染素衣”中的“缁尘”指什么?
    a) 世俗的纷扰
    b) 清新的空气
    c) 美丽的花瓣

答案:1.b 2.c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梅花》:同样描绘梅花,但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不屈,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
  • 李清照《如梦令》: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诗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 为朱鹤庵侍史王郎作 高阳台 代杨若衡寄外 高阳台 题雏伶黄翠芳演少华山剧,为朱大可作 高阳台 贺安徽省诗词学会成立大会 高阳台 石帚师见示和清寂堂感秋之作,敬次原韵 高阳台·又 高阳台 高阳台 蟹爪菊 高阳台四首 其三 高阳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积怀 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混淆是非 生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门巨族 投杼逾墙 良史之才 髟字旁的字 乱极思治 稗子 迟疑不决 虫子 先字旁的字 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成双作对 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