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4:07
送王考功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分部设将漕,黈旒寄聪明。
直须撼山岳,亡但采畸赢。
而况江以东,襟淮翼吴荆。
民力九十空,所恃人为城。
南宫辍望郎,方输饷连营。
荧煌鹊锦袍,明日趋遐征。
阳春脚未到,淑气先流莺。
向来嵇中散,仅试薶九京。
阿兄亦未究,有书今在楹。
驱车踏前轨,若木以为程。
千里隔香案,洗目观澄清。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诗中提到设置官职,寄托了对前途的希望和期待。"直须撼山岳"表明了壮志凌云的决心,"亡但采畸赢"则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提及东江、淮水、吴地和荆地,描绘出一幅广阔的地理图景,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心。接着提到民众的困苦,反映出社会的艰辛。南宫辍望郎,意味着送别的愁苦;鹊锦袍则是对未来的祝福。阳春未到,春意已先行,似乎暗示着希望的到来。最后,提到与兄弟的关系,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声远,号春舫,宋代诗人,以诗歌、散文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喜欢描绘自然与人事的结合,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社会的思考和人性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魏了翁送别好友王考功之际,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希望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送王考功》是一首蕴含深情的送别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的开篇就描绘了官场的繁忙与权力的象征,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气势;而“直须撼山岳”则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定追求,显示出一种豪情壮志。然而,随之而来的“亡但采畸赢”,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现实的无奈,暗示着在追求目标的路途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挑战。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及地理位置,强调了所处环境的复杂与多样,这不仅是背景的描绘,也是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深思。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象时,巧妙地将春天的气息与希望联系在一起,体现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而最后几句则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朋友即将远行所引发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前途的祝福,也有对离别的依依不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社会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撼山岳”比喻志向高远,而“荧煌鹊锦袍”则通过华丽的意象展现出对朋友的祝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时刻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人文关怀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撼山岳”暗示了什么?
A. 现实的无奈
B. 壮志凌云
C. 离别的伤感
“阳春脚未到”指的是什么?
A. 春天已经来临
B. 春天的气息尚未抵达
C. 春天已经结束
诗中提到的“阿兄”指的是谁?
A. 朋友
B. 兄弟
C. 祖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都涉及离别和送别的主题,王勃的作品以豪情壮志著称,而李白则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却同样反映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前途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