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8:57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
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傍晚时分,我手持竹杖,在虎溪旁等候友人。
催促客人离去时,听见山间的回声,
归家的路上,水流汩汩向前。
山野中的花开得极好,山谷里鸟鸣声远远传来。
夜晚独坐在空旷的树林里,寂静无声,
松树间的风声,仿佛像秋天的萧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王右丞,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擅长山水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常流露出淡淡的哲思和隐逸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维晚年,正值他隐居于山水之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王维的这首《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以“暮”开篇,营造出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周围的环境也随之变得柔和。在“相待虎谿头”中,诗人通过竹杖与友人相待的情景,交织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随着“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的描写,诗人通过声音的传递,表现出自然的灵动,水流的归向与归家的意象相得益彰,暗示着人生的流转与归属。接下来的“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更是通过自然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美感,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空林之中,松风阵阵,带来秋天的清冷气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筇竹杖”指的是什么?
“夜坐空林寂”的意境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松风”是用来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 王维的《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李白的《将进酒》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体现出一种宁静与思考,而后者则充满激情与豪放,表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这些书籍和资料为深入理解王维及其诗歌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