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洛阳春吟》

时间: 2025-05-02 12:56:01

诗句

十日好花都去尽,可怜青帝用功深。

游人莫便无凭据,未必红芳胜绿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6:01

原文展示:

洛阳春吟
作者: 邵雍 〔宋代〕

十日好花都去尽,可怜青帝用功深。
游人莫便无凭据,未必红芳胜绿阴。

白话文翻译:

十天的美好花朵都已凋谢,真可怜这位青帝(春天的神)辛苦付出。
游人不必毫无依据,未必红花的芬芳就胜过绿阴的凉爽。

注释:

  • 青帝:指春天的神,古代神话中掌管春天的神祇。
  • 无凭据:没有根据或理由。
  • 红芳:红色的花朵。
  • 绿阴:绿树的荫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字彭年,号迦陵,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理学家,因其精湛的诗文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洛阳春吟》创作于春季,当时的洛阳繁花似锦,邵雍在游览中感受到春花的短暂与生命的脆弱,抒发了对春天的珍惜与感慨。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对美好事物迅速逝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洛阳春吟》作为邵雍的代表作之一,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诗的开头两句“十日好花都去尽,可怜青帝用功深。”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春花早逝的感伤,表达了他对青帝辛苦付出的同情与无奈。这里的“十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性。

接下来的“游人莫便无凭据,未必红芳胜绿阴。”则引导读者思考。在游人眼中,红花似乎是春天的象征,但诗人却提醒我们,绿树的荫凉同样重要,甚至更胜一筹。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体现了他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感叹和哲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沉的思考,引导读者在享受春光的同时,思考生命与时间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日好花都去尽:指春天的花朵在短短的十天内已经凋谢,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花期的短暂。
  2. 可怜青帝用功深:感叹春天的神青帝为了让花儿盛开而辛苦付出,但终究无法阻止花朵的凋谢。
  3. 游人莫便无凭据:游人不必随意判断,强调观察与体验的重要性。
  4. 未必红芳胜绿阴:红花的美丽并不一定胜过绿树的凉爽,暗示了不同美的相对性。

修辞手法:

  • 对比:红花与绿阴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拟人:将青帝描绘为辛勤的神,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意象:通过花与树的意象,传达了生命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哲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与生命短暂的感慨,表现了对春天的珍惜和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青帝: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力量。
  • 游人:象征人们对自然的观察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帝”指的是谁?
    A. 夏天的神
    B. 冬天的神
    C. 春天的神

  2. 诗人对红花和绿阴的态度是:
    A. 只赞美红花
    B. 只赞美绿阴
    C. 两者都有其美

  3. 诗中“十日”意指:
    A. 十天的时间
    B. 十种花
    C. 十个游人

答案:
  1. C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邵雍的《洛阳春吟》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邵雍更着重于生命的短暂,而李白则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宋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九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七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六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五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三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二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花朝溪上有感昔游 其二 花朝溪上有感昔游 其一 木兰花慢 断桥残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幽宅 甘字旁的字 匠石运金 舟字旁的字 沈宋体 包含宜的成语 休结尾的成语 谷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不少概见 生擒活拿 流血漂橹 页字旁的字 终久 棋布错峙 横说竖说 自成一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