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洛阳春》

时间: 2025-07-27 10:47:19

诗句

帝里山河景莫裁,就中春色似先来。

暖融残雪当时尽,花得东风一夜开。

艳日绮罗香上苑,沸天箫鼓动瑶台。

芳心只恐烟花暮,閒立高楼望几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47:19

原文展示:

洛阳春
作者:王操〔宋代〕

帝里山河景莫裁,
就中春色似先来。
暖融残雪当时尽,
花得东风一夜开。
艳日绮罗香上苑,
沸天箫鼓动瑶台。
芳心只恐烟花暮,
閒立高楼望几回。


白话文翻译:

在帝都洛阳,山河的美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在这其中,春天的色彩似乎早已提前到来。
温暖的阳光融化了残雪,
花儿在东风的吹拂下,瞬间绽放。
艳丽的阳光照耀着华丽的园子,
热闹的音乐声在天上荡漾,仿佛在动摇瑶台。
我心中只怕烟花短暂而逝,
闲立在高楼之上,望着这美景,心中不禁感慨。


注释:

字词注释:

  • “莫裁”:无法裁剪,形容山河的美景无与伦比。
  • “就中”:其中。
  • “暖融”:温暖融化。
  • “残雪”:冬天留下的雪。
  • “得”:得到,指花在东风的吹拂下开放。
  • “艳日”:艳丽的阳光。
  • “绮罗”:华美的丝绸。
  • “香上苑”:香气弥漫的园子。
  • “沸天”:热闹的天空,形容音乐声如潮水般涌来。
  • “瑶台”:美丽的台榭。
  • “芳心”:芳香的心情,形容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烟花暮”:指烟花绽放后即将消逝的时刻。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洛阳”作为古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诗中描绘的春景与“烟花”更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象征着繁华与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操,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风清新脱俗而著称。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时代特色。

创作背景:
《洛阳春》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借助洛阳的春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短暂时光的惋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洛阳春》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帝都洛阳春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感慨。首句“帝里山河景莫裁”,引入了洛阳的壮丽景色,显示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接下来的“就中春色似先来”,则强调了春天的到来是如此迅速而令人惊喜。

诗中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暖融的阳光、融化的残雪、花儿在东风中的绽放,构建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后半部分的“艳日绮罗香上苑,沸天箫鼓动瑶台”,则将视线转向热闹的场景,展现了春日的繁华与热烈。诗人通过音乐、艳丽的景色,表现了春天的欢乐气氛。

然而,最后两句“芳心只恐烟花暮,閒立高楼望几回”则让人感受到诗人的一丝忧虑与惆怅,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感叹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这种情感的转变,使整首诗在欢快的春色中透出了一点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帝里山河景莫裁”:洛阳的山河美景无法用言语形容。
  2. “就中春色似先来”:在这其中,春天的色彩仿佛早已到来。
  3. “暖融残雪当时尽”: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冬天留下的雪。
  4. “花得东风一夜开”:花儿在东风的吹拂下,迅速绽放。
  5. “艳日绮罗香上苑”:艳丽的阳光照耀着华美的园子。
  6. “沸天箫鼓动瑶台”:热闹的音乐声在天上荡漾。
  7. “芳心只恐烟花暮”:我心中只怕烟花短暂而逝。
  8. “閒立高楼望几回”:闲立在高楼上,望着这美景,心中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比作早到的客人。
  • 拟人:花儿在东风中“得”以盛开,赋予花儿以生命。
  • 对仗:如“艳日绮罗”和“沸天箫鼓”,构成了和谐的对称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洛阳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短暂时光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河:象征着祖国的壮丽与美好。
  • 春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残雪:寓意冬天的结束与生命的重生。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艳日:象征着光明与热情。
  • 烟花:象征着短暂的美好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帝里”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洛阳
    • C. 南京
    • D. 西安
  2. “暖融残雪当时尽”中的“残雪”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雪
    • B. 冬天留下的雪
    • C. 夏天的雪
    • D. 秋天的雪
  3. 诗人对“芳心只恐烟花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忧虑
    • C. 生气
    •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by 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
  • 《春江花月夜》by 张若虚:以春天的景色表达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王操的《洛阳春》与孟浩然的《春晓》:两者均描绘春天的美景,但王操更强调城市的繁华与人文气息,而孟浩然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和生机。
  • 王操的《洛阳春》与李白的《将进酒》:李白的诗表达了豪放的饮酒情怀和对人生的感慨,而王操则更侧重于春天的美好与短暂的惆怅,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宋诗三百首》
  3. 《王操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壬子元夕雨 赋赠黄介子先生 游仙诗(二首) 从军行(八首。并序) 从军行(八首。并序) 杂诗(二首) 野田黄雀行 巫山高 思悲翁 芳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没世无闻 枣结尾的成语 尸位误国 戈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慨慨 语谕 具瞻所归 凤彩鸾章 阿阿 烈假 包含楼的成语 忠允 立刀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丁是丁,卯是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