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8:03
疏星映户月流天,
群动收声四寂然。
嗟尔寒蛩怨何事,
悲吟彻曙亦无眠。
夜空中稀疏的星星映照着窗户,月光在天空中流动,四周的声音都已消失,变得寂静无声。唉,你这寒蝉在怨诉什么呢?即使悲吟直到黎明,我也无法入眠。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寒蛩”常常与秋天的孤寂、悲凉相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孤独的感慨。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其文风清新流畅,极具历史深度。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深夜,可能是作者在某个孤独的夜晚,感受到自然的寂静与内心的孤独,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的情境,疏星与月光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波动。尤其是“嗟尔寒蛩怨何事”一句,将寒蝉的哀鸣与自己的内心感受紧密相连,表现了对生命中孤独和无奈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传达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思索,具有很强的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思考展开,暗示了对生命短暂和孤独感的深刻体验。
诗词测试:
诗中“疏星映户”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寂静
b) 喧闹
c) 快乐
“悲吟彻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孤独
c)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司马光的《深夜》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李白则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出对历史的感慨,虽然同样描绘了夜的景象,但情感基调却有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