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2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0:35
原文展示:
君子防未然,见机天地先。开物象未形,弭灾忧患前。公旦立无方,不恤流言喧。将圣见乱人,天厌懲孤偏。窃攘岂予思,瓜李安足论。
白话文翻译:
君子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加以防范,能够预见到天地之间的先机。在事物尚未显现形态时就能洞察其本质,从而在灾难和忧患之前采取措施。公旦(周公)在无明确方法的情况下依然坚定立场,不顾流言蜚语的喧嚣。圣人面对混乱的人心,天意也会厌弃并惩罚那些孤立偏执的人。窃取他人的东西不是我所思考的,瓜李之间的误会又何足挂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号横渠,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思想主张“气本论”,强调“知行合一”,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体现了张载的哲学思想,强调君子应具备的预见性和防范意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张载对君子品德的思考,强调君子应具备的预见性和防范意识,以及在面对流言蜚语和混乱人心时的坚定立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君子应有的品德和智慧。张载以“防未然”和“见机天地先”开篇,强调君子应具备的预见性和防范意识,这是对君子智慧的高度概括。接着,通过“开物象未形”和“弭灾忧患前”进一步阐述了君子在事物尚未显现形态时就能洞察其本质,从而在灾难和忧患之前采取措施的能力。诗中提到的“公旦立无方,不恤流言喧”,则是对君子在面对流言蜚语和混乱人心时的坚定立场的赞颂。最后,通过“窃攘岂予思,瓜李安足论”表达了对小人和小人之事的轻蔑,体现了君子的高尚情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是对君子品德和智慧的深刻诠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君子应具备的预见性、防范意识、坚定立场和高尚品德,以及在面对复杂情况时的冷静和智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张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B. 宋代
诗中提到的“公旦”是指谁? A. 孔子 B. 孟子 C. 周公 D. 老子 答案:C. 周公
诗中“君子防未然”的意思是? A. 君子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加以防范 B. 君子在事情发生后才采取措施 C. 君子不关心事情的发生 D. 君子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答案:A. 君子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加以防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