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秉国芙蓉五章》

时间: 2025-08-04 08:28:53

诗句

北方稀见诚奇物,笔界轻丝指捻红。

楚蜀可怜人不赏,墙根屋角数无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8:28:53

原文展示:

和秉国芙蓉五章
作者:司马光
北方稀见诚奇物,
笔界轻丝指捻红。
楚蜀可怜人不赏,
墙根屋角数无穷。

白话文翻译:

在北方很少见到这样的奇特花卉,
用笔轻轻描写,如同细丝捻着红色的花瓣。
可怜楚地和蜀地的人们,竟然没有赏识它,
即使是在墙根屋角,也有数不尽的美丽。

注释:

  • 稀见:很少见到。
  • 诚奇物:真正奇特的东西,指的是芙蓉花。
  • 笔界:用笔描绘的界限。
  • 轻丝:形容描绘时的轻柔。
  • 楚蜀:指代中国南方的两个地区,楚地(湖北、湖南一带)和蜀地(四川)。
  • 可怜:感到可惜或怜惜。
  • 墙根屋角:指房屋的边角,常见于普通人家的环境。

典故解析:

“楚蜀”典故:楚地和蜀地的文化历史悠久,盛产美丽的花卉,古时诗人常用这两个地方比喻人杰地灵之地。诗中提到其人不赏,反映了对美的无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因《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他的诗风格清新、明快,注重表现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的主要内容。

诗歌鉴赏:

《和秉国芙蓉五章》以芙蓉花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丽花卉的喜爱和对其遭受冷落的惋惜。首句“北方稀见诚奇物”直接引入主题,点明了芙蓉花的稀有与珍贵。诗人用“笔界轻丝指捻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芙蓉花的赞美与珍视。接下来的“楚蜀可怜人不赏”则转向对人们的反思,表达了对美的无知和遗憾。最后一句“墙根屋角数无穷”不仅强调了美的普遍存在,也暗示了人们往往忽略身边的美好事物。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其高洁的情操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方稀见诚奇物:北方很少见到如芙蓉这样奇特的花卉。
  • 笔界轻丝指捻红:用笔轻柔地描绘,像细丝一样轻巧,指尖轻轻捻动着红色的花朵。
  • 楚蜀可怜人不赏:楚地和蜀地的人们真可怜,没有人去欣赏它。
  • 墙根屋角数无穷:即使是在墙根屋角,依然有无数的美丽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轻丝”比喻描绘的细腻。
  • 反衬:通过对比美丽的芙蓉与人们的无视,强调了美的遗憾。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美的珍惜与对人们无视美好事物的惋惜。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身边的美,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文化和自然财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着美丽与高洁,是诗中主要意象。
  • 红色:象征着热情与生命,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 墙根屋角:代表着普通人生活的角落,暗示美的平凡与普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稀见物是什么?

    • A. 芙蓉花
    • B. 荷花
    • C. 菊花
    • D. 兰花
  2. “楚蜀可怜人不赏”中,楚蜀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3. 诗中提到的“墙根屋角”象征什么?

    • A. 美的缺失
    • B. 美的普遍存在
    • C. 高贵的花卉
    • D. 古代文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司马光的《和秉国芙蓉五章》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但司马光更侧重于对美的珍惜与人们的无视,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传记》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安岩偈 龙潭偈 金乳池偈 贺陈握卿补增 秋晚奉怀山腴先生苏州三首 巫山 夔州 题《湘绮楼》集,和香宋先生 香宋先生写山题寄,次韵奉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燕巢危幕 家鸡 退翁 渜濯 三点水的字 差价 为小失大 张嘴结舌 龙蹲虎踞 号开头的成语 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童木 厂字头的字 龙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登山逾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