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时间: 2025-05-10 06:03:12

诗句

偃蹇登修阪,高侵云日间。

贬值征戍客,跋马望家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3:12

原文展示: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偃蹇登修阪,高侵云日间。贬值征戍客,跋马望家山。

白话文翻译:

在南方三十里处,有一个相思亭,坐落在太山的山脚下,正是两条河流交汇平坦的地方。
我在山坡上懒散地登高,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身上。被贬谪的征戍之人,骑马遥望着故乡的山。

注释:

  • 偃蹇(yǎn jiǎn): 形容懒散、悠闲的样子。
  • 修阪(xiū bǎn): 高耸的山坡。
  • 贬值: 贬谪,指被贬到边疆或较远的地方。
  • 征戍客: 指在外征战、驻守的人。
  • 跋马: 骑马跋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因编撰《资治通鉴》而著称于世,主张“以史为鉴”,在政治上提倡节俭和清明。其诗词风格朴实自然,常蕴含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司马光贬谪生涯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相思亭的意象让人联想到离别与思念的情感,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诗中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感慨。开篇提到的“相思亭”便成为了整首诗的情感纽带,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暗示着人与故乡之间不可割舍的情感。接着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情景,表现出一种高远的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诗人以“贬值征戍客”自称,抒发了被贬谪的无奈与对家乡的深切眷恋。整首诗语句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北宋时期士人的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偃蹇登修阪”:描述了诗人悠闲地攀登山坡,展现出一种放松和沉思的状态。
  • “高侵云日间”:山势高耸,直入云霄,表达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心境的开阔。
  • “贬值征戍客”:自述身世,表达被贬的无奈以及对征戍生活的感慨。
  • “跋马望家山”:骑马远望家乡的山,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侵云日间”与“跋马望家山”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相思亭、山水、家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思乡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贬谪生活的无奈,反映了人们在异乡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士人对理想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相思亭:象征着思念与情感的寄托,暗示着离别的痛苦。
  • 高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孤独与高远的情怀。
  • 家山:代表了归属感与温暖,是诗人心灵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相思亭”象征什么? A. 离别的痛苦
    B. 自然的美
    C. 战争的残酷
    D. 家乡的繁荣

  2. “贬值征戍客”指的是: A. 被贬谪的人
    B. 战士
    C. 游子
    D. 商人

  3. 诗中提到的“高侵云日间”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恐惧
    B. 自豪
    C. 无奈
    D. 期待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展现了士人对家人和故乡的深情。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相思》相比,司马光的诗更侧重于个人在贬谪中的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思念。两者在主题上都涉及思念,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资治通鉴》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公子行 闺词 其六 闺词 其五 闺词 其二 春江曲 蛮中歌 其一 巴陵女子行 女儿割股词 为徐勉之作 苦热行 其二 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五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宏材大略 绞脑汁 贯鱼承宠 玉锸 乙字旁的字 低唱浅斟 适历 玉方壶 殷给 沙结尾的成语 纬地经天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口字旁的字 包含麟的词语有哪些 靑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争长竞短 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