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1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16:39
栽梅一百树,有屋二三间。
此地长宜隐,为官却未闲。
路移存古井,城逼失前山。
喜共红蕖客,来吟至夕还。
栽种了一百棵梅树,房屋也只有二三间。
这地方适合隐居,但为官的人却总是忙碌。
道路变迁,古井仍在,城镇逼近,前面的山已经看不见了。
高兴的是能与红蕖的朋友们一起吟诗,直到夕阳西下再返回。
作者介绍:徐照,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诗歌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出隐逸的生活情趣,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隐居的环境,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官场中的无奈。诗中透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
这首诗以梅树和红蕖为主要意象,展现了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与对现实的反思。开头两句通过栽梅和住宅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仿佛隐居在此地能够享受自然之美。然而,随即转入对官场生活的感慨,诗人虽然身处美丽的环境,但内心却难以摆脱繁忙与束缚。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古井”和“前山”的描写,反映了人事变迁与自然的恒久,显示出城市化进程对传统景观的侵蚀。最后两句,诗人与友人共吟诗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尽管外界环境在变,但友谊与诗歌的力量仍然能够带来慰藉。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混合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丰富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以及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珍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栽梅一百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路移存古井,城逼失前山”中的“古井”象征什么?
诗中“喜共红蕖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徐照的这首诗更多地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李白则在酒中寻求自由与灵感。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但徐照更强调现实的无奈与随之而来的隐逸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