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10
孤根抱石半岩生,玉骨知春自发荣。我有此间来往债,年年须挽一权行。
这棵孤独的梅树扎根于石缝间,半岩之中生长,洁白如玉的花朵知道春天的到来,自己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我在这里的来往之间有着无法偿还的债务,每年都必须要努力去应对这些责任。
诗中提到的梅花,常被视为坚韧与高洁的象征。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迎接春天的希望。梅花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厚的底蕴,尤其是在宋代,诗人们常以梅花寄托情感。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合哲学思考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创作于正月,正值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坚韧与美丽,表达了对生活责任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他在社会责任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挣扎。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生长与盛开,巧妙地映射了诗人对生活、责任与美的深刻理解。梅花在艰苦环境中独自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诗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所需的品质。诗中的“孤根抱石”不仅描绘了梅树的生长环境,也隐喻着诗人自身的处境,生存的艰难使人感到孤独,但同时也激励着他不断追求美好。
“玉骨知春自发荣”一句,突显了梅花的高洁与生命力,在严寒的冬季,梅花依然能够感知春天的气息,展现出生命的希望与活力。这种对春天的渴望与坚守,正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一句“年年须挽一权行”,则是对生活中责任的反思与承担。诗人在这里表露出一种无奈,却也暗含着对生活的执着与坚持,他愿意每年都努力去面对这一切。整体而言,诗歌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梅花为象征,表现出在艰难的环境中追求美好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反映出诗人对生活责任的深思和担当。
诗词测试:
答案:
王安石《梅花》:
白居易《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