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南好 其一 寄林屋兼讯海上友人》

时间: 2025-05-07 06:50:41

诗句

歌舞地,乍觉此心违。

已看秋英随梦落,还闻瑶草作花飞,老子复何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0:41

原文展示:

歌舞地,乍觉此心违。已看秋英随梦落,还闻瑶草作花飞,老子复何为?

白话文翻译:

在歌舞的地方,心中突然感到不安。已然看到秋天的花随梦而落,又听到瑶草随着花的飞舞,我这老头子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注释:

  • 歌舞地:指热闹的歌舞场所,描绘一种欢快的气氛。
  • 乍觉此心违:乍然之间感到心情与环境不符,产生了违和感。
  • 秋英:指秋天的花,可能是菊花等象征秋天的植物。
  • 瑶草:美丽的草,象征着美好和柔美的事物。
  • 作花飞:指花瓣随风飘落,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变迁。
  • 老子复何为:老头子我又该作何选择,表达了一种迷茫和无奈。

典故解析:

  • “秋英”常用来象征秋天的美丽与凋零,反映出人生的无常。
  • “瑶草”在古代文人诗歌中常用来指代美好的事物,寓意自然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克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文人聚集、歌舞盛行的场景,其中夹杂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个人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歌舞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安。开头的“歌舞地”让人感受到表面的欢快,但随即转入对内心感受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敏感与细腻。秋英的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而瑶草的飞舞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渴望。全诗通过对比欢愉与内心的痛苦,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哲思,探讨了人们在繁华背后那种无奈与迷茫的情感。最后一句“老子复何为”更是直接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所适从,令人感到深深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歌舞地,乍觉此心违:在热闹的歌舞场所,心中却突然感到一种不顺畅的感觉。
  • 已看秋英随梦落:已经看到秋天的花朵如梦般凋零,暗示着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
  • 还闻瑶草作花飞:又听到瑶草随着花瓣飘飞,营造出一种美丽却又无常的场景。
  • 老子复何为:作为年长者的我,该如何面对这一切,流露出对生活的迷惑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欢快的外表与内心的失落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意象:如“秋英”“瑶草”等意象的使用,既描绘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歌舞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英:象征着秋天的美丽与生命的凋零,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 瑶草:代表美好与柔美,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歌舞地”所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 A. 安静的书房
    • B. 热闹的聚会
    • C. 荒凉的山野
    • D. 宁静的湖边
  2. 诗中提到的“秋英”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夏天的繁盛
    • C. 秋天的凋零
    • D. 冬天的寒冷
  3. 诗人对未来的感受是什么?

    • A. 充满希望
    • B. 无所适从
    • C. 兴高采烈
    • D. 毫无顾虑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袁克文的《江南好》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袁克文更侧重于对外界美好的迷恋与内心的失落,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对亲情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奈。两者都体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送符别驾还郡(一作还钱塘) 送李明府去官 七盘岭阻寇闻李端公先到南楚 题崔逸人山亭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戏鸥 夜泊鹦鹉洲 偶成 药堂秋暮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九日登玉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残霞 先妾 遍体鳞伤 鼻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逆叛 城下之辱 高山仰止 攴字旁的字 包含龙的词语有哪些 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孩孺 钤束 斤字旁的字 包含珥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物极必反 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烟波浩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