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王孙 送春》

时间: 2025-05-07 08:18:53

诗句

送春归去杏花残。

妆镜慵开半亸鬟。

斜月朦胧骨玉栏。

被儿单。

只耐东风一夜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8:53

原文展示:

送春归去杏花残。妆镜慵开半亸鬟。斜月朦胧骨玉栏。被儿单。只耐东风一夜寒。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离去,杏花也凋零了。妆镜懒得打开,头发随意披散。斜月朦胧,映照着玉栏杆。被子单薄,抵挡不住东风带来的寒意。

注释:

  • 杏花:杏树开出的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与凋零。
  • 妆镜:化妆用的镜子,象征女性的妆容与打扮。
  • 亸鬟:指松散的发髻,形容懒散的状态。
  • 斜月:指斜挂的月亮,增添了夜色的朦胧感。
  • 骨玉栏:指雕刻精美的栏杆,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优雅。
  • 被儿单:指被褥单薄,暗示寒冷的天气。

典故解析:

该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传达与传统的春去秋来、花落人亡的主题相吻合,表现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寒冷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丁澎,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风格优雅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春天即将结束,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诗歌鉴赏:

《忆王孙·送春》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感伤的雅致诗作。开篇“送春归去杏花残”,将春天的离去与杏花的凋零相联系,生动地表达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紧接着提到“妆镜慵开半亸鬟”,将女性的懒散妆容与春天的离去相映衬,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生活的倦怠。

“斜月朦胧骨玉栏”,用“斜月”与“玉栏”营造出一种优雅而朦胧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此刻感受到孤独和寂静。最后一句“只耐东风一夜寒”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春冬交替的无奈,以及对温暖的渴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送春归去杏花残:春天离去,杏花凋零,暗示春天的短暂。
    2. 妆镜慵开半亸鬟:女性懒散,未打理妆容,体现对生活的疲惫感。
    3. 斜月朦胧骨玉栏:月光映照,环境优雅,却也渗透着孤独。
    4. 被儿单:被褥薄,抵挡不了寒冷,象征着对温暖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杏花凋零相提并论,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拟人:通过“送春”表现出春天的离去具有情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逝去与女性的懒散,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寒冷的无奈,情感细腻而深沉。

意象分析:

  • 杏花:春天的代表,象征美好与短暂。
  • 妆镜:女性的自我形象与内心状态的反映。
  • 斜月:孤独的感觉,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玉栏:典雅的象征,体现出诗人的审美情趣。
  • 东风:春风与寒冷的对比,传达了对温暖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杏花”象征着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冬天
    • D. 夏天
  2. “妆镜慵开半亸鬟”中“慵”字的意思是?

    • A. 忙碌
    • B. 懒惰
    • C. 快乐
    • D. 伤心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喜悦
    • B. 伤感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忆王孙·送春》和《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春望》更着重于国家的忧虑,而《忆王孙·送春》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永州 博浪沙 霁夜 云龙川泰和殿五月牡丹 清平乐·黄梅雨住 清平乐·轻姿傅粉 清平乐·三三两两 清平乐·娇声娇语 清平乐·呼来吸去 清平乐·天孙自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肤受之言 妖贼 自惊自怪 蒠菜 音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罪疑惟轻 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丑态毕露 包含俪的词语有哪些 逊词 鼎字旁的字 忤情 靑字旁的字 火炭 包含想的词语有哪些 纳垢藏污 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