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旱吟》

时间: 2025-08-01 15:32:04

诗句

九年洪水,七年大旱。

非尧与汤,民死过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5:32:04

原文展示:

水旱吟 邵雍 〔宋代〕 九年洪水,七年大旱。非尧与汤,民死过半。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九年连续洪水,七年持续大旱。如果不是尧和汤这样的圣君,百姓死亡将超过一半。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年洪水:指连续九年的洪水灾害。
  • 七年大旱:指连续七年的旱灾。
  • 非尧与汤:如果不是尧和汤这样的圣君。尧和汤分别是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尧治理洪水,汤治理旱灾。
  • 民死过半:百姓死亡将超过一半。

典故解析:

  • 尧与汤:尧和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尧治理洪水,汤治理旱灾,他们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君主的仁政和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深刻认识和对古代圣君的怀念,表达了对仁政的向往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九年洪水和七年大旱的严重灾害,强调了如果没有像尧和汤这样的圣君来治理,百姓将会遭受巨大的苦难。诗中的“民死过半”一句,直接而震撼地表达了灾害的严重后果。邵雍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古代圣君的敬仰,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仁政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年洪水,七年大旱。”这两句直接列举了连续的自然灾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灾害的严重性和持续性。
  • “非尧与汤,民死过半。”这两句通过假设如果没有尧和汤这样的圣君,百姓将会死亡过半,强调了圣君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九年洪水和七年大旱的对比,突出了灾害的严重性。
  • 假设:通过“非尧与汤”的假设,强调了圣君在治理灾害中的重要作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灾害与仁政的关系,强调了圣君在治理灾害中的重要作用,表达了对仁政的向往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洪水:象征着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破坏力。
  • 大旱:象征着持续的困难和挑战。
  • 尧与汤:象征着贤明和仁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年洪水”和“七年大旱”分别指什么? A. 连续九年的洪水灾害和连续七年的旱灾 B. 九年一次的洪水和七年一次的旱灾 C. 九年和七年的自然灾害
  2. 诗中的“非尧与汤”是什么意思? A. 如果不是尧和汤这样的圣君 B. 尧和汤不是圣君 C. 尧和汤不是治理洪水和旱灾的人
  3. 诗中的“民死过半”表达了什么? A. 百姓死亡将超过一半 B. 百姓死亡一半 C. 百姓死亡很少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通过对比和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君的敬仰和对仁政的向往。
  • 《岳阳楼记》范仲淹: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

诗词对比:

  • 《水旱吟》与《滕王阁序》:两者都通过对比和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君的敬仰和对仁政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邵雍的生平创作情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 蒙恩复畀明道祠寄呈赵克勤吏部三首 不寐二首 杂兴十首 其二 留山间种艺十绝 其九 末利 饮良翁宫教新第二首 与林中书李礼部同宿囊山三首 即事六言四首 石竺山二十咏 次韵赵克勤吏部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洄纠 斗字旁的字 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有隙 包含冒的词语有哪些 蜂屯乌合 诱惑力 包含谲的成语 凤友鸾谐 渟涵 髟字旁的字 分身无术 横征暴敛 掰谎 氏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胼手胝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