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时间: 2025-05-02 14:48:35

诗句

阳乌西去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

四面远山长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8:35

原文展示: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邵雍 〔宋代〕 阳乌西去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 四面远山长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白话文翻译: 太阳向西沉去,河水向东流去,古今的变迁经历了多少个秋天。 四周的远山长久地笼罩着青色,不知它们整天在为谁而忧愁。

注释:

  • 阳乌:指太阳。古代神话中,太阳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阳乌。
  • 推移:指时间的流逝。
  • 几度秋:多少个秋天,形容时间的漫长。
  • 敛黛:收敛青色,这里指山色深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抒发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人生哲理。《天津感事二十六首》是邵雍的一组诗,反映了作者对时事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观察自然景物时,感慨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太阳西沉、河水东流的自然景象,以及四周远山长久不变的青色,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阳乌西去水东流”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隐喻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而“四面远山长敛黛”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远山以情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对世事不变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诗歌的哲理性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阳乌西去水东流”:描绘了太阳西沉、河水东流的自然景象,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 “今古推移几度秋”: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世事的变迁,几度秋意味着经历了无数个秋天,强调了时间的无情。
  • “四面远山长敛黛”:通过远山的青色,表达了作者对不变的自然景象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世事不变的思考。
  • “不知终日为谁愁”: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远山赋予情感,如“长敛黛”,使其具有人的特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象征:通过太阳、河水、远山等自然景象,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邵雍诗歌的哲理性特征。

意象分析:

  • 阳乌:象征太阳,代表时间的流逝。
  • 水东流:象征事物的变迁,与阳乌西去共同构成时间流逝的意象。
  • 远山长敛黛:象征不变的自然景象,隐含了对世事不变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阳乌”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乌鸦 C. 月亮 D. 星星
  2. “四面远山长敛黛”中的“敛黛”是什么意思? A. 收敛青色 B. 收敛笑容 C. 收敛光芒 D. 收敛声音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爱情的忧伤 C. 战争的残酷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邵雍的《天津感事二十六首》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但邵雍的诗更加注重哲理性的思考,而王之涣的诗则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全面鉴赏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邵雍的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列仙文 清虚真人 舟中喜遇从叔简别后寄上时从叔初擢第归江南郊不从行 静女吟 列仙文。清虚真人 喜符郎诗有天纵 伤时 湖州取解述情 西上经灵宝观(观即尹真人旧宅) 同李益、崔放送王炼师还楼观,兼为群公先营山居 别妻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饮 始终一贯 一蹴而几 工委 铁棒磨成针 尢字旁的字 包含汝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环理 燕语莺声 坚明约束 包含藜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公族 五冬六夏 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