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5:27
除夕
作者: 吴与弼 〔明代〕
拥罢寒炉小酌馀,
挑灯又近古人书。
一枝粗定身多幸,
此地应逢两岁除。
除夕夜,我斟酌着温暖的酒,
点亮灯火,靠近古人的书卷。
手握一枝笔,心中感到多么幸福,
在这个地方,恰逢两年的除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古人书”可理解为对古典文化的敬仰,也反映出吴与弼作为文人的志向和情怀。诗中“岁除”意指新旧交替,寓意深远,带有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吴与弼(约1550—1605),明代诗人,字仲明,号若兰,江苏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文创作,以清新隽永和情感细腻著称,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时代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除夕之际,正值辞旧迎新的时刻,诗人借酒抒怀,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倾慕与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除夕》在宁静的氛围中,通过简洁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呈现出一个文人于除夕夜的独特心境。首句“拥罢寒炉小酌馀”,描绘了寒冷冬季中,诗人围着炉火独自饮酒的情景,给人一种温暖而孤独的感觉。此时,炉火微弱,却带来了温馨的气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安宁。
接下来,“挑灯又近古人书”,更是将情境推向另一层次。夜深人静,诗人点亮灯光,翻阅古人的书籍,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对古典文化的追求,也是对自我心灵的慰藉。灯下阅读的场景,仿佛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知识的积累。
最后两句“一枝粗定身多幸,此地应逢两岁除”,诗人握着笔,感受到幸福的滋味,这里不仅是对物质的满足,更是对精神世界的充实。最后一句中的“两岁除”不仅显示了辞旧迎新的时刻,也暗示着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文化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敬仰和对除夕时刻的感慨,展现了文人特有的情感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写《除夕》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A. 对寒冬的厌恶
B. 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C. 对金钱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两岁除”指的是什么?
A. 两年的时间
B. 辞旧迎新
C. 两个朋友
“挑灯又近古人书”中“挑灯”是什么意思?
A. 点亮灯光
B. 挑选书籍
C. 关闭灯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除夕》与杜甫的《除夜作》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吴与弼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体验与文化传承,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风格迥异,但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