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省己》

时间: 2025-04-23 22:37:53

诗句

此心一失栽培力,几向穷途不自持。

静里反躬深省处,风霜却是进脩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37:53

原文展示:

此心一失栽培力,
几向穷途不自持。
静里反躬深省处,
风霜却是进脩资。

白话文翻译:

这颗心一旦失去栽培的力量,
便几乎走向穷途而无法自持。
在静默中反躬自省的地方,
风霜却是我进修的资粮。

注释:

  • 此心:指内心、心灵。
  • :失去、丧失。
  • 栽培力:指对自身修养和成长的能力。
  • 穷途:走到穷困的境地。
  • 自持:自我控制,保持冷静。
  • 静里:在宁静的环境中。
  • 反躬:反过来审视自己的内心。
  • 深省:深入思考和反省。
  • 风霜: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进脩资:指修身的资本,指在困境中积累的经验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与弼,字仲明,号平江,明代诗人,生于明万历年间。他以诗文见长,尤其擅长古体诗,风格清新自如,常融入个人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吴与弼对自身修养的深刻反思之时,正值他经历人生的挫折与孤独,面临内心的迷茫与困惑。诗中体现了他对心灵成长的关注,以及在困境中自我反省的智慧。

诗歌鉴赏:

《省己》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挣扎与自省,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生命困境时的思考过程。首句“此心一失栽培力”开篇便直指主题,强调内心的修养与成长是多么重要。一旦失去这种能力,便会陷入迷茫,甚至走向绝望的境地。接下来的“几向穷途不自持”更是揭示了失去自我控制的可怕后果。

然而,诗人在反思中并未沉沦,而是找到了自我救赎的途径。在“静里反躬深省处”中,诗人通过反省来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力量,揭示了内心深处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风霜的经历反而成为了他成长的养分,体现了逆境中潜在的修身价值。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传达了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力量,最终实现自我提升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心一失栽培力:一旦心灵失去成长的能力,就会迷失方向。
  2. 几向穷途不自持:几乎走向绝境,无法自我控制。
  3. 静里反躬深省处:在宁静中,反省自我,深入思考。
  4. 风霜却是进脩资:经历的风霜困苦,反而成为修身的资本。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失”与“得”的对比,展示内心的挣扎与成长的过程。
  • 隐喻:用“风霜”隐喻人生的艰辛与挑战,表现出这些经历的价值。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内心的修养与成长在逆境中显得尤为重要。诗人通过自我反省,意识到困境不仅是挑战,更是自我提升的契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内心的迷茫与追求。
  • 穷途:象征人生的低谷与困境。
  • 风霜:象征经历的艰辛与挑战。
  • :象征内心的平静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栽培力”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的修养和成长能力
    B. 自然界的生长力
    C. 社会的发展能力

  2. 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静默中反省的过程? A. 此心一失栽培力
    B. 风霜却是进脩资
    C. 静里反躬深省处

  3. 诗人通过“风霜”来比喻什么? A. 生命的美好
    B. 逆境与挑战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个人对内心的追求与生活的思考。
  • 李白的《将进酒》:反映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吴与弼的《省己》与王阳明的《大学》:两者都强调内心的修养与反省的重要性,但表现手法和思想深度有所不同,前者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挣扎,后者则侧重于道德修养与实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论集》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吴与弼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竹郎庙 送卢员外 菱荇沼 试新服裁制初成三首 海棠溪 忆荔枝 鸳鸯草 咏八十一颗 寄词 送扶炼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蛃 士字旁的字 恶意中伤 观机而动 粗忽 麟角斗 扭是为非 雨字头的字 玄字旁的字 忙结尾的成语 臼字旁的字 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青墩 端结尾的成语 厄字旁的字 钱可使鬼 喷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