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徐秘校过池上见访留五绝句 其三》

时间: 2025-04-27 15:33:23

诗句

樽酒浮多蚁,舟篷覆似蜗。

折杨争贯鲤,编竹自捞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3:23

原文展示:

樽酒浮多蚁,舟篷覆似蜗。折杨争贯鲤,编竹自捞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池塘边,酒杯上漂浮着许多蚂蚁,舟篷被倒扣着像蜗牛一般。折下杨树枝争抢着钓鲤鱼,用竹子编制成的工具轻松地捞起虾。

注释:

  • 樽酒:樽,盛酒的器具;酒,指酒水。这里指盛酒的器具上浮着很多蚂蚁。
  • 舟篷:船的篷布;覆,翻转。舟篷翻转得像蜗牛壳的样子。
  • 折杨:折断杨树枝。杨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诗人可能是用来钓鱼的工具。
  • 贯鲤:用树枝穿鱼。这里指用杨树枝来钓鲤鱼。
  • 编竹:用竹子编织成的工具。指用竹子制作的捞虾的工具。
  • 自捞虾:自己动手捞虾。这里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小诗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作者在池塘边游玩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借助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了自然生活的乐趣。开头两句“樽酒浮多蚁,舟篷覆似蜗”,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生活中的小细节,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池塘边的景象。樽酒上浮动的蚂蚁和翻转的舟篷,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也暗含着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折杨争贯鲤,编竹自捞虾”,则转向了动态的描写,展示了人们在水边的活动。折杨树枝钓鲤,编竹捞虾,表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情景。这种场景不仅让人感受到夏日的热烈,也让人体验到一种朴素的快乐与宁静。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了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一个饮酒的场景,酒杯上漂浮着蚂蚁,显示了环境的自然与生动。
    • 第二联通过舟篷翻转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呈现了静谧的氛围。
    • 第三联以行动描写为主,折杨树枝、争相钓鱼,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互动。
    • 第四联则展示了捞虾的乐趣,再次强调了生活的简单与快乐。
  • 修辞手法

    • 诗中大量使用了比喻(如“舟篷覆似蜗”),通过形象的比喻使景象更加生动。
    • 对偶的结构(如“折杨争贯鲤,编竹自捞虾”)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的主题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简单生活中获得快乐的哲学。

意象分析:

  • 樽酒: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闲适。
  • 舟篷:暗示着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安详。
  • 杨树与鲤鱼:代表着丰饶的自然资源,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 竹子与虾: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亲近与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樽酒浮多蚁”中“多蚁”指的是什么?

    • A. 蚂蚁
    • B. 蚊子
    • C. 苍蝇
    • D. 蜜蜂
  2. “舟篷覆似蜗”中的“蜗”是指什么?

    • A. 螺旋形的东西
    • B. 蜗牛
    • C. 海螺
    • D. 其他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田园生活
    • B. 战争
    • C. 哲理
    • D. 爱情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诗作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王维的《鹿柴》则通过山水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氛围,与韩维的诗歌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十六 菩萨蛮 月下口占 菩萨蛮 其二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 菩萨蛮 次尔斐韵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菩萨蛮四首 其三 菩萨蛮 中秋 菩萨蛮(春感) 菩萨蛮 其一 离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毋字旁的字 悬旌万里 卝字旁的字 冰销叶散 牲刍 腊醅 包含剡的词语有哪些 枉矢弱弓 長字旁的字 本地风光 木字旁的字 赌咒发誓 满实 九宗七祖 子字旁的字 白开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