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芙蓉五绝呈景仁》

时间: 2025-04-30 22:05:15

诗句

携觞日日绕珍丛,未必欢情尽醉中。

却怕后时无意思,杀风景似范家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5:15

原文展示:

携觞日日绕珍丛,未必欢情尽醉中。
却怕后时无意思,杀风景似范家翁。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每天手持酒杯徘徊在美丽的花丛中,虽然未必在酒中得到尽情的欢乐,但却害怕未来没有意义,像范家翁那样破坏了美好的景致。

注释:

  • 携觞:手持酒杯。
  • 日日:每天,形容频繁。
  • 珍丛:珍贵的花丛。
  • 欢情:欢快的情感。
  • 尽醉中:完全沉醉其中。
  • 却怕:但是担心。
  • 后时:未来的时光。
  • 无意思:没有意义。
  • 杀风景:破坏美好的景致。
  • 范家翁:指的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范家翁”,表达对人的惋惜和对景致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字士直,号晓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尤其在咏物诗和抒情诗方面颇有造诣。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某个春日,诗人身处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与快乐的珍贵,因此表达了对未来失去意义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携觞”开篇,生动描绘了诗人在美丽的花丛中饮酒作乐的情景。诗中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深思。尽管在这欢快的时刻,诗人却隐约感到一种不安,仿佛在提醒自己,享乐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失去的风险。特别是“杀风景似范家翁”,隐喻了对享乐过度的警惕,寓意深刻。范家翁于醉酒中失去理智,最终破坏了眼前的美好,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把握当下的重要性。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美的向往,更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携觞日日绕珍丛:诗人每天手持酒杯,游走在美丽的花丛间,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2. 未必欢情尽醉中:即使沉醉于酒中,欢愉的情感也未必完全满足,暗示了欢愉的短暂与不完全。
    3. 却怕后时无意思:诗人对未来感到忧虑,担心一旦失去这种美好时光,生活将变得乏味。
    4. 杀风景似范家翁:借用范家翁的典故,表达对过度追求享乐的警惕,提醒人们不要破坏眼前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携觞”和“杀风景”,形成了和谐的对称。
    • 比喻:用“杀风景”形象地表达了因沉迷于享乐而失去美好景致的警示。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警惕过度享乐带来的后果,展现了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酒杯:象征着欢乐与享乐。
  • 珍丛: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自然的馈赠。
  • 范家翁:代表了沉醉于享乐却又失去理智的警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携觞”是什么意思? A. 手持酒杯
    B. 送酒给人
    C. 喝醉了
    D. 斟酒

  2. 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主要体现在哪一句? A. 携觞日日绕珍丛
    B. 未必欢情尽醉中
    C. 却怕后时无意思
    D. 杀风景似范家翁

  3. “杀风景”的意思是什么? A. 享乐过度
    B. 破坏美丽
    C. 失去理智
    D. 让人失去兴趣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韩维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警醒,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的生活态度,体现出不同的诗人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述德上兴元严仆射 旅次舟中对月寄姜公(此公,丁泉州门客) 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许州途中 送少微上人归德峰 陪太原郑行军中丞登汾上阁中丞诗曰汾楼…辄书即事上答 闻邻舍唱凉州有所思 送袁秀才下第归毗陵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 咏德上太原李尚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近在眉睫 圮坼 离世异俗 印摹 默成 革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啧啧称奇 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鉯铻 走壁飞檐 香字旁的字 病从口入 尺寸可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