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蓦山溪》

时间: 2025-07-28 11:22:51

诗句

想伊不住。

船在蓝桥路。

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

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

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

邂逅却相逢,又还有、此时欢否。

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尊前月,月中人,明夜知何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22:51

原文展示:

蓦山溪
沈蔚〔宋代〕
想伊不住。船在蓝桥路。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邂逅却相逢,又还有此时欢否。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尊前月,月中人,明夜知何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限惆怅与思念。诗中提到想念她的情感无法停止,船行驶在蓝桥的路上,离别时的言语依然难以释怀,想要再问她如今的去处。门前的杨柳已经几日感受到西风的吹拂,自己即将启程,心里留恋且不安,忽然听到城头的鼓声响起。在这次幽会中,愈发感到忧愁。偶然的相逢,是否还有此刻的欢愉呢?在临别之际举杯畅饮,不必吝惜每一杯酒,月光下的人,明夜又将何处去呢?

注释:

  • 想伊:想念她。
  • 蓝桥路:蓝桥是一个地名,象征着离别的路。
  • 别语未甘听:离别的话语让人难以忍受。
  • 杨柳: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行色:行走的姿态、心情。
  • 忽忽城头鼓:忽然听到城头的鼓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紧迫感。
  • 邂逅:偶然相逢。
  • 尊前月:酒杯前的月光,寓意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蔚,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优雅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离愁别绪,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映射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蓦山溪》创作于一个离别的场合,表现了作者在送别时的复杂情感。社会背景上,宋代是一个重视文人情感表达的时代,诗人常常寄情于景,通过自然描绘来抒发内心的忧伤与思念。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充满浓厚离愁的诗歌,浑然天成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全诗采用了细腻的描写,开头便以“想伊不住”引出深切的思念之情,随后自然地转入船行蓝桥的场景,象征着即将离去的无奈。

接下来的“别语未甘听”,更是道出离别之际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虽已说再见,却依然难以释怀。诗中提到的“门前杨柳”与“西风”则进一步增强了离别的氛围,杨柳象征着春天的柔美与离别的伤感,而西风则暗示着季节的变迁,时光的流逝。

整首诗在描写中穿插着对相逢的思考,“邂逅却相逢”一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迷惘。“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通过举杯畅饮的方式,既是对离别的无奈,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最后的“明夜知何处”,更是将诗歌情感推向了高潮,留下了无尽的想象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想伊不住:表达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她的情感。
  • 船在蓝桥路:描绘出离别的场景,船行意味着即将离去。
  • 别语未甘听:离别时的言辞让人难以接受,充满了不舍。
  • 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时间的流逝使得离别的情感愈发深重。
  • 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内心的犹豫与不安,城头鼓声催促着离去。
  • 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与她的相聚却增加了愁苦的情绪。
  • 邂逅却相逢,又还有此时欢否: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船行蓝桥路比喻着离去。
  • 拟人:西风似乎在与杨柳诉说离愁。
  • 对仗:如“尊前月,月中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离愁别绪展开,表现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蓝桥:象征离别的路,带有惆怅之感。
  • 杨柳:代表着柔情与离别。
  • 西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无尽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想伊不住”中“伊”指代的是谁?

    • A. 朋友
    • B. 爱人
    • C. 家人
    • D. 师长
  2. “船在蓝桥路”中的“蓝桥”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离别
    • C. 欢乐
    • D. 归宿
  3. 诗中提到的“杨柳”主要代表什么情感?

    • A. 愉快
    • B. 离愁
    • C. 希望
    • D. 安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离愁别绪,情感细腻。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诗词对比:

对比沈蔚的《蓦山溪》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同样描绘了离别的情感,但沈蔚的作品更加强调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未来的无奈与期盼。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 《词牌名解》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舍弟赴举因寄两制诸太僚 秋霖二首 商山海棠 金吾 花鹿 寄赞宁上人 蔬食示舍弟禹圭并嘉佑 赁宅 送史馆赵寺丞出宰咸阳 顷年谪宦解梁收得令孙补阙毛诗音义其本乃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辰字旁的字 待字闺中 悁悒 肀字旁的字 年忌 攴字旁的字 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声势赫奕 酗酒滋事 包含蹊的成语 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怒形于色 怒眉睁目 羽服 鼠字旁的字 大场 面字旁的字 渴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