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6:49
次韵千岩杂谣
作者:姜夔 〔宋代〕
平生中散七不堪,
凤尘时时伴燕谈。
道士有神传火枣,
故人无字入云蓝。
雨凉竹叶宜三酌,
日落荷花倚半酣。
极欲扁秀南荡去,
冷鸥轻燕略相谙。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作者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无法承受的事情,常常伴随的只有轻松的聊天和美好的回忆。他提到道士有神通,能传授火枣的技巧,而昔日的友人却没有留下文字,仿佛只在云端相逢。诗中的雨水带来的凉意使得竹叶更适合三次酌酒,夕阳西下时,荷花依偎在微醺的状态中。作者渴望向南方的秀丽景色漂荡而去,而冷鸥和轻燕似乎也彼此熟悉,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作者介绍: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常常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姜夔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贡献,还在音乐上有深厚造诣。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南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动荡,使得许多文人心中充满了感伤与惆怅。
这首《次韵千岩杂谣》展现了姜夔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到的生活感悟。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作者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头的“平生中散七不堪”,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不堪,而后用“凤尘时时伴燕谈”带出一种对话的轻松与愉悦。整首诗在对比中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意象丰富,雨凉的竹叶表现了自然的清新,日落的荷花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姜夔用“极欲扁秀南荡去”表达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冷鸥轻燕略相谙”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令人感到心灵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友谊的怀念,展现了在困境中的淡然与追求自由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
A. 平生中散七不堪
B. 故人无字入云蓝
C. 日落荷花倚半酣
D. 极欲扁秀南荡去
诗中提到的“凤尘”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高雅的谈话
C. 自然的美好
D. 友情的疏远
“冷鸥轻燕略相谙”这一句的意思是:
A. 朋友相聚
B. 借景抒情
C. 自然和谐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姜夔的《次韵千岩杂谣》更显细腻与内敛。李白的作品常常充满豪情与壮志,而姜夔则在生活的点滴中体悟人生的哲理,展现出更加柔和的情感与思考。两者在表达情感时虽手法不同,但都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姜夔的生平及其作品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