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绿筠轩旧在於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

时间: 2025-05-07 06:32:26

诗句

气韵非关竹有鱼,莫嫌清荫杂芙蕖。

官居不俗从何得,窗下风翻末尽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2:26

原文展示:

气韵非关竹有鱼,莫嫌清荫杂芙蕖。
官居不俗从何得,窗下风翻末尽书。

白话文翻译:

气韵的优雅与竹子或鱼儿并没有直接关系,不要嫌弃这清幽的荫蔽中夹杂着荷花的影子。身居官位而不显俗气,又从何而来呢?在窗下,微风轻轻拂动,书页仿佛都快翻到尽头了。

注释:

  • 气韵: 指一种气质和韵味,这里指的是自然的美感。
  • 非关: 不是与……有关。
  • : 夹杂、混合。
  • 官居不俗: 指身居官位却不显得庸俗。
  • 窗下: 窗户下面。
  • 风翻: 风把书页翻起来。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清荫杂芙蕖”可以理解为描绘一种自然景色的和谐美,常见于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活在宋代,是一位较为重要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常常蕴含哲理,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他在官职上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看法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思考。首句“气韵非关竹有鱼”,以竹子和鱼儿为引,表明了自然的气韵与生命的灵动并不只是表面的形象,而是内在的气质。紧接着提到“莫嫌清荫杂芙蕖”,这句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包容态度,即使有些杂乱,也不要因此而嫌弃,反而是这种杂乱中蕴含的生机与美好,才是自然的真实面貌。

后两句“官居不俗从何得,窗下风翻末尽书”则转向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诗人自问,身居官位又如何能不显得庸俗呢?而窗下的书本被风翻动,似乎在暗示对知识的追求与思考,也表达了对官场繁华的无奈。整首诗在清丽的自然描写中,透出一种对官场生活的淡然与自省,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气韵非关竹有鱼: 这里强调自然的美感与气韵并不单纯依赖于某一特定的物象,如竹子或鱼儿。
  2. 莫嫌清荫杂芙蕖: 表达一种对自然现象的宽容与欣赏,即使是杂乱也有其美丽之处。
  3. 官居不俗从何得: 质疑身为官员的自我修养,探讨如何在官场中保持不俗的气质。
  4. 窗下风翻末尽书: 描述微风轻拂下,书本翻动的情景,隐喻着知识的追求与思考的流动。

修辞手法:

  • 比喻: “气韵非关竹有鱼”中的气韵比作自然的灵动,提升了意象的层次。
  • 对仗: 前后两句形成对比,反映了自然与官场的不同境遇。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自我反思,体现出一种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与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清雅、高洁,常与文人气质相联。
  • : 代表自由与灵动,象征生命的活力。
  • 芙蕖: 荷花,有着纯净与美丽的象征意义。
  • : 代表变化与无常,暗示着思想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气韵”与什么无关? A. 竹
    B. 鱼
    C. 荷花
    D. 书籍

  2. 诗人对清荫与芙蕖的态度是?
    A. 嫌弃
    B. 赞美
    C. 包容
    D. 忽视

  3. “官居不俗从何得”这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官场的繁华
    B. 文人气质的保持
    C. 对自然的思考
    D. 对知识的追求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竹里馆》

诗词对比:

  • 王维《竹里馆》: 通过竹子表达隐逸之情,主题与张镃的诗相似,皆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春晚,和陆素窗姊韵 点绛唇 咏草追和林和靖韵 点绛唇 寿王楚山 点绛唇 赵嘉议大尹寿席 点绛唇 为王祝明题画 点绛唇 题孔蕴光女史籍兰诗后 点绛唇 其二 点绛唇 点绛唇 10月18日京师大风 点绛唇 别四姑后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委国听令 广字头的字 艮字旁的字 揭人之短 豆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母乳 午尘 蛐蛐儿 论功行封 画沙印泥 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鳖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呈质 恋开头的成语 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黄花晚节 云窗雾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