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四月上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其四》

时间: 2025-05-01 01:28:06

诗句

饭馀飞盖北山来,上苑虚堂柳际开。

系马林间宁复散,却容拄杖卓青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8:06

原文展示:

饭馀飞盖北山来,上苑虚堂柳际开。系马林间宁复散,却容拄杖卓青苔。

白话文翻译:

吃过饭后,伞盖轻轻飞来北山,上苑的虚堂里柳树间悄然绽放。马系在林间,宁愿不再散开,且让我拄着拐杖,稳稳地立在青苔上。

注释:

  • 饭馀:指吃完饭后的闲暇时光。
  • 飞盖:可能指轻盈的伞或帐篷。
  • 北山:指的是北边的山,可能是西湖周边的山。
  • 上苑:指的是上面的园子,或许是指西湖附近的某个公园或名胜。
  • 虚堂:空旷的厅堂。
  • 系马:把马拴住。
  • 宁复散:宁愿不再散开。
  • 拄杖:用手杖支撑。
  • 卓青苔:稳稳地放在青苔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明显引用历史典故,但描绘的西湖美景和与朋友相约游玩的情景,体现了宋代士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四月,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约友游西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西湖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悠闲自得。开头两句“饭馀飞盖北山来,上苑虚堂柳际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又透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诗人用“飞盖”形象地表现了春日的轻松气氛,仿佛可以感受到微风拂面,柳絮飞扬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系马林间宁复散,却容拄杖卓青苔”,则转向静谧的林间景象,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安逸。在这里,诗人描绘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人不愿让马儿在林间散开,而是选择静静地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这种心境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泊名利、乐享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游玩的赞美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饭馀飞盖北山来:吃过饭后,轻盈的伞盖飘向北山,点出诗人与友约游的场景。
    2. 上苑虚堂柳际开:在园中空堂,柳树间花朵悄然绽放,描绘出春天的生机。
    3. 系马林间宁复散:将马系在林间,宁愿不再让它散开,表现对宁静的向往。
    4. 却容拄杖卓青苔:让我拄着拐杖稳稳地立在青苔上,显现出一种闲适的心境。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飞盖”形容轻松的氛围。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柳树、青苔等自然意象,传达诗人的内心感受。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游玩和自然宁静的热爱,体现了士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与对友谊的珍惜。

意象分析:

  • 北山:象征自然的壮美和远方的宁静。
  • :春天的象征,生机勃勃。
  • 青苔:自然的柔和与静谧,传递出诗人心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盖”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伞或帐篷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饮食
  2. 诗人选择在林间系马的原因是什么?

    • A. 想让马儿自由
    • B. 想享受宁静
    • C. 怕马儿走丢
    • D. 怕马儿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张镃的《四月上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其四》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张镃更侧重于与友人共游的情感,而王维则更多体现了孤独与宁静的思索。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 孙吴大泉五千泉 沁园春 沁园春·爱欲无涯 沁园春·刘闼青招饮市楼,并以词赠别。再次前韵奉和 沁园春 城中传诵毛润之雪词,亚子、君左均有和作,予次韵,仍咏雪 沁园春 其三 沁园春·万里戌边 沁园春·臞老今朝 沁园春三首 其三 沁园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扬辉 廾字旁的字 朱极 济贫拔苦 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儋耳 殳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包含普的成语 凄而 冬烘头脑 忘情荣辱 寸丝不挂 包含眇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极地 铺张扬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