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时间: 2025-05-02 05:43:17

诗句

西陵桥下最阴多,花外山明涌黛螺。

开遍酒楼人未上,几声烟断采菱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3:17

原文展示: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作者: 张镃 〔宋代〕

西陵桥下最阴多,
花外山明涌黛螺。
开遍酒楼人未上,
几声烟断采菱歌。

白话文翻译:

在西陵桥下,阴影最浓,
花外的山明亮,黛色的螺旋形山体隐现。
酒楼的花开遍了,但人们还未到来,
几声烟雾中,采菱歌声渐渐断绝。

注释:

  • 西陵桥:西陵桥位于某地,桥下水流较阴暗。
  • 阴多:阴影多,形容环境的阴凉。
  • 花外山:花外的山,指花外的景致。
  • 黛螺:黛色的螺旋山,形容山体的颜色和形状。
  • 酒楼:指酒家或茶楼。
  • 烟断:烟雾渐渐消散,象征着宁静。

典故解析:

“西陵桥”可能与当地的名胜古迹有关,代表了一个避暑、游玩的好地方。“采菱”则是描绘了一种文人雅趣,采菱的活动常与水乡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子贞,号宁斋,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作品多富有清新之气,常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避暑时节,诗人携茶具游湖,体现了他在自然中寻求清凉与安宁的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西陵桥下的夏日景色。诗人用“阴多”来描绘环境的阴凉,表现出避暑的惬意。随着“花外山明涌黛螺”的描述,诗人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处的山景,展现出那种宁静而又优美的自然风光。接着,诗人提到酒楼的花虽然开遍,但人们却还未上楼,反映出一种安静和闲适的气氛,似乎时间在这里静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最后,几声“烟断采菱歌”,则是对生活的另一种感悟,采菱歌声的消散意味着一种生活的无常,却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那一刻宁静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西陵桥下最阴多”:描绘出桥下阴凉的环境,暗示诗人避暑的目的。
    2. “花外山明涌黛螺”:通过光影变化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3. “开遍酒楼人未上”:反映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
    4. “几声烟断采菱歌”:通过音响的变化,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阴影与宁静的环境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意象分析:

  • 西陵桥:象征着避暑的理想之地。
  • 黛螺:暗示山的静谧与优雅。
  • 采菱歌:体现了生活的乐趣与人情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陵桥下最阴多”中的“阴”指什么? A. 湿气
    B. 阴凉
    C. 黑暗
    D. 影子

  2. “开遍酒楼人未上”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A. 热闹非凡
    B. 宁静闲适
    C. 诗人不满
    D. 人山人海

答案:1. B;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李白的作品同样描绘自然风光,但更侧重于豪放的情感,而张镃的诗则更显细腻与宁静。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张镃生平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和赤壁词 摸鱼儿 和陈其年清明悼徐郎 送柳门弟之沔阳 冬初即目 闻李湘石得广文志感 边患 寄怀王子寿比部 送戴太博 其二 送戴太博 送戴太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黽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桃弧棘矢 高居深拱 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丑声四溢 洞烛其奸 节错 老视眼 交异 心字底的字 而字旁的字 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广大神通 日字旁的字 沸天震地 蓝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