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4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5:58
红尘白发不相投,来就僧房借板头。
大士法中龙象贵,老翁心外水云浮。
长芦江静千山月,枯木岩寒一叶秋。
别后相逢重着语,牧童横笛倒骑牛。
在尘世中我已白发苍苍,与你的心意却不相投。
我来到了僧人的房间,向他借了一块板子来休息。
大士的法门中像龙和象一样珍贵,
而老人的心中却像水和云那样自由飘浮。
长芦江静谧,千山映月,
枯木在寒岩中,只有一片秋叶飘落。
分别之后再次相逢,重拾往日的话语,
牧童在一旁吹奏着横笛,骑在牛背上。
作者介绍:李弥逊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大多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喜欢在诗中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李弥逊访问一位名为真歇的禅师时所作,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禅宗思想的追求。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寻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话和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与世俗的距离感和内心的宁静。在“红尘白发不相投”中,诗人自述年华已逝,与世俗的烦恼无缘,表达了对尘世的淡漠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在僧房借板休息,暗示他在寻求心灵的栖息地。对“大士法中龙象贵”的描述,体现了对佛教智慧的推崇,同时“老翁心外水云浮”则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老人的心灵如水般流动,云般自由。
后半部分描写静谧的自然环境,长芦江的宁静和千山月色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而“别后相逢重着语”,则勾勒出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感。最后的画面中,牧童的横笛声与骑牛的姿态,传递出一种宁静的田园生活,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借助自然景象与人际关系,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内心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于世的禅意和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通过对人生的感悟与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内心的宁静,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尘”指的是:
诗人借宿的地方是:
诗中提到的“重着语”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