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6:23
曾见西施出浣纱。一钩香迹印弓鞋。绿波红映脸边花。重到没人山寂寂,满滩银砾净无瑕。夜来春雨水痕加。
曾经见过西施在浣纱(洗丝)的时候,一道优雅的香气留下了弓鞋上的印记。绿波荡漾,红花映衬着脸庞。再次来到这里,却没了人影,山中寂静无声,满地的银砾干净无瑕。夜里春雨过后,水痕更加明显。
西施出浣纱的典故源于《越绝书》,她以美貌和才情闻名,传说有一次在河边浣纱,留下了令人难忘的香气。这个典故在诗中用来引申出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美。
吴绡,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首《浣溪沙》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浣溪沙》以西施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河畔景象。开篇的“曾见西施出浣纱”不仅唤起了读者对古代美女的遐想,也引入了浣纱这个富有诗意的意象。诗中以“绿波红映”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和谐美,给人以目之所及的美感。接下来的“重到没人山寂寂”将情感从美景转向寂寞,通过对比突显了孤独的情绪,这种情感在诗的最后通过“夜来春雨水痕加”得以深化,雨水的痕迹象征着时间和过往的无常,增添了几分哀愁。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伤,情感丰富而细腻。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吴绡成功塑造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哀愁的意境,令人沉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孤独的深刻感受,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往昔的怀念。
西施出浣纱的意象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忧伤
C. 孤独
D. 传统
诗中提到的“绿波红映”表现了什么?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孤独的心情
C. 时光的流逝
D. 对爱情的思念
“夜来春雨水痕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哀愁
D. 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