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23:0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23:06:19
原文展示: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白话文翻译:
高高的山上的松树挺拔直立,山谷中风吹得瑟瑟作响。风声是多么的强烈,松枝是多么的坚韧。冰霜正带来凄凉,但松树一年到头都保持着端正的姿态。难道松柏不遭受严寒吗?它们有着坚强的本性。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桢(约169-217),字公干,东汉末年文学家,与曹植、王粲并称“建安七子”。他的诗风清丽,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通过描绘松树在风霜中的坚韧,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桢赠给其弟的作品,通过松树的形象,鼓励其弟保持坚强的品质,不畏艰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松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松树在风霜中的坚韧,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诗中“亭亭山上松”描绘了松树的挺拔,“瑟瑟谷中风”则通过风声的描写增强了环境的艰苦。后两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直接对比了风的力量和松树的坚韧,突出了松树的不屈。最后两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则是对松树品质的总结,强调了松树的内在坚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五言古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松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强和端正的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亭亭山上松”描绘了松树的什么特点? A. 高大挺拔 B. 柔软易折 C. 枝叶茂盛 D. 颜色鲜艳 答案:A
“瑟瑟谷中风”中的“瑟瑟”形容的是什么? A. 松树的声音 B. 风的声音 C. 冰霜的声音 D. 鸟的叫声 答案:B
诗中“松柏有本性”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松树和柏树有相同的特点 B. 松树和柏树有不同的特点 C. 松树和柏树都有坚强的本性 D. 松树和柏树都有柔软的本性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