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2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29:36
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
阮逸 〔宋代〕
竹石寒相倚,云窗晓共开。
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
坠响风随箨,移阴日上苔。
迟留秋更夜,待月露盈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范公一同登上承天寺的竹阁,四周的竹石在寒风中相互依偎,清晨的云窗缓缓开启。诗人心境悠闲,远离尘世喧嚣,幽静的意境在心中悄然升起。风声吹动竹叶,声响随之飘荡,阳光透过竹影洒落在青苔上。诗人留连在秋夜的静谧中,期待着明月高悬,露水盈满酒杯。
“承天寺”是历史上著名的寺庙,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代表了清幽高远的意境。竹阁则象征着隐逸与清雅,诗人通过登阁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阮逸,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此诗创作于阮逸与友人登阁游玩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以竹石和云窗开篇,诗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描绘出一幅清晨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的美,又渗透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诗中“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展现了诗人远离尘世的洒脱和内心的平和。随后的“坠响风随箨,移阴日上苔”,通过声音与光影的变化,进一步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生动的氛围。
最后两句“迟留秋更夜,待月露盈杯”,更是将诗人对夜晚的期待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在竹阁上所感受到的幽静与美好,正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然与逃避。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超然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竹石寒相倚”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寒冷 C. 热情
“待月露盈杯”中的“月”象征什么? A. 时光 B. 美好 C. 财富
诗人为何选择在秋夜留连? A. 因为秋天美丽 B. 因为秋夜静谧 C. 因为秋天丰收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