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4:05
曝背
作者: 丰越人 〔明代〕
西日经林暖,
迟迟曝背情。
即看残烧尽,
遥辨远山横。
寒水痕多浅,
空郊响易平。
病躯便短褐,
不用献君明。
西边的太阳透过树林照射过来,
我慢慢地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只见残火逐渐熄灭,
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辨。
寒冷的水流痕迹浅浅,
空旷的乡野回荡着平静的声音。
病弱的身体只好穿上短褐,
不想再向君王献上光明。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意象中反映出一种隐士的生活态度,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
丰越人,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繁华的淡泊态度。
该诗可能在诗人为病或隐居时创作,反映了他在自然中的感受与内心的宁静,而对世俗的放弃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曝背》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句“西日经林暖”,描绘了一个温暖的傍晚时分,诗人沐浴在夕阳的光辉中,感受到自然的舒适与宁静。而“迟迟曝背情”则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心情,似乎在享受这一刻的安宁。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即看残烧尽,遥辨远山横”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残火的熄灭象征着过往的事物逐渐消逝,而远山的模糊则暗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
“寒水痕多浅,空郊响易平”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静谧,水痕的浅淡与乡野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然。最后两句“病躯便短褐,不用献君明”则更是直白地表露了诗人的病弱与对世俗的拒绝,表达出一种不愿再追逐名利的态度,选择了简朴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俗的淡泊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世俗的超然,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悟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中“西日经林暖”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景象?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诗人选择“短褐”的原因是什么?
A. 身体病弱
B. 喜欢奢华
C. 追求名利
“寒水痕多浅”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内心状态?
A. 兴奋
B. 宁静
C. 忧伤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