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7:13
郑丞相生日口号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旷怀未许众人窥,细行犹堪百世师。
广厦千间无地起,灵台一片有天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郑丞相的深切敬意与赞美。诗中提到,心胸开阔不容他人窥探,细致的品行足以成为世世代代的老师。即使拥有千间广厦,也无法与内心的宁静相比,唯有灵台中的一片天地,才能被上天知晓。
“百世师”一词意在强调品德的重要性,借用古代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的必要性。同时,“灵台”是道教文化中常提到的一个概念,象征着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境界。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独吟,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刻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社会现实,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这首诗是为了庆祝郑丞相的生日而作,表达了对其品德和智慧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郑丞相的崇敬之情。在诗歌的开头,作者以“旷怀未许众人窥”开篇,展示了郑丞相的宽广胸怀,暗示着其不凡的气度和胸襟。这样的开头不仅引人入胜,也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调。接着,作者通过“细行犹堪百世师”来强调品行的重要性,指出郑丞相的行为举止值得后人学习,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德行的推崇。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广厦千间无地起,灵台一片有天知”来形成强烈的对比。虽然外在的富贵(广厦千间)并不代表内心的宁静,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修养和智慧(灵台一片)。这不仅体现了对郑丞相外在成就的赞美,更深刻地反映了对内心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哲理性,展现了人生的两难:外在的物质与内在的精神。刘克庄通过精炼的言辞和深邃的思想,展示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围绕着品德与内心修养的主题,强调了外在物质的富贵与内心精神的价值之间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旷怀未许众人窥”中“旷怀”是什么意思?
“灵台一片有天知”中“灵台”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百世师”指的是?
与王维的《终南山》对比,刘克庄的诗更侧重于对人品的赞美,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追求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