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7:24
绵亭林逸人扁所居室曰藏晖求诗
作者:刘克庄 〔宋代〕
先生读易注参同,筑室云山第几重。
昔遇壶丘疑见怪,今于老子信犹龙。
方灵有物司丹灶,符验无妖血剑锋。
只恐欲藏藏未得,世人往往或知踪。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道理的探求。首先,作者提到一位读《周易》的先生,他的居所建筑在云山之上,不知有几重。曾经在壶丘山遇到过一些怪异的事情,而如今对老子的道理仍然深信不疑。接着,作者提到修炼的方士能掌控丹灶,符咒可以驱邪,然而,他又担心自己想要隐藏的东西总是难以实现,世人总能追寻到他的踪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诗人,字世昌,号山樵,晚号云笛。以诗才闻名于世,尤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思考与向往,表现出对道教文化的尊重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刘克庄的《绵亭林逸人扁所居室曰藏晖求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哲理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及“读易注”,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周易》的研读,反映出他对宇宙法则的探求。接着,诗人将自己的隐居生活与“云山”相连,暗示其高洁的生活志向。
在提到“昔遇壶丘疑见怪”,诗人回忆起曾经的奇遇,这不仅是对道教文化的追溯,更体现了他对神秘与灵性的向往。再者,诗中“今于老子信犹龙”,表达了他对老子思想的坚定信仰,龙作为古代文化中象征力量与智慧的生物,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求。
后半部分提及“方灵有物司丹灶,符验无妖血剑锋”,不仅仅是对道教炼丹术的描写,更是对追求长生与超脱的渴望。然而,诗人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只恐欲藏藏未得”,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无能为力。整首诗在寓意深远的同时,充满了对人生态度的哲思,既有对超脱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对道教哲学的尊重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先生”指的是谁?
A. 道士
B. 学者
C. 隐士
D. 诗人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向往
B. 对隐居的无奈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朋友的思念
诗中的“云山”象征着什么?
A. 高洁的隐逸生活
B. 现实的纷扰
C. 追求名利
D. 人际关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