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1:1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1:14:06
萧散湖山路,天教脱馽羁。
蝉声入古寺,马影度荒陂。
樵唱时倾耳,僧谈亦解颐。
偏门灯火闹,不敢恨归迟。
在这寂静的湖山小道上,仿佛是天意让我摆脱了羁绊。
蝉鸣声传入了古老的寺庙,马影穿过了荒凉的水洼。
听到樵夫的歌声,我倾耳细听,僧人的谈话也让我心情愉快。
偏僻的门口灯火阑珊,虽然热闹,我却不敢怨恨归来的迟缓。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风雨,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与渴望。
创作背景:陆游在南宋时期,面对金朝的侵略,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游山》写于他晚年游历湖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在山水中感受到的内心宁静。
《游山》以其清新淡雅的意境,展现了陆游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解脱。诗的开篇“萧散湖山路,天教脱馽羁”,通过“萧散”二字传递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山水画卷中,令人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恬淡。接下来的“蝉声入古寺”,蝉鸣与古寺的结合,增添了时光的流逝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夏日特有的气息。
“樵唱时倾耳,僧谈亦解颐”,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樵夫的歌声和僧人的谈话让陆游感到心灵的愉悦,这不仅是对自然的享受,更是对人情的向往与珍惜。结尾的“偏门灯火闹,不敢恨归迟”,既表现了对归家的迟疑,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虽然热闹的灯火让人留连,但陆游内心深处却是对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暖,表达了陆游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他高洁的品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对人情的珍视,以及在热闹与宁静之间的心理挣扎。表现了陆游在生活琐事中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他高洁的人格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萧散湖山路”所表达的意境是:
A. 宁静空旷
B. 热闹非凡
C. 复杂纷扰
D. 荒凉冷清
“蝉声入古寺”中蝉声的作用是:
A. 增强热闹气氛
B. 传递宁静感受
C. 反映社会问题
D. 表达个人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不敢恨归迟”表达了:
A. 对归家的厌倦
B. 对生活的珍惜
C. 对自由的向往
D. 对热闹的喜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陆游的《游山》更多地表现了对人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个体的孤独。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