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4:04
剑外归来席未温,南征浩荡信乾坤。
峰回内史曾游地,竹暗仙人旧隐村。
白发孤翁鉏麦垄,茜裙小妇闯篱门。
行行莫动乡关念,身似流槎岂有根。
我刚从剑外归来,席子还没来得及温暖,
南征的旅途浩荡,感慨天地间的变迁。
在峰回路转之处,内史李白曾游历过,
竹林深处,隐居的仙人曾经在这里居住。
满头白发的孤独老翁正在田垄上锄麦,
红裙的小妇女闯入了篱笆门。
行走在这条路上,乡愁难以动摇,
我的身世如同漂流的木筏,难以扎根。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其作品以爱国情怀和对故乡的思念见长。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经历了南宋的沧桑,陆游内心对国家与故土的执着情怀在此诗中得以体现。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归乡后的感受与思考。开头的“剑外归来”不仅是地理上的回归,更是内心情感的归宿。席未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归来的冷清与孤独,而南征浩荡则反映了他过往的经历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峰回内史”和“竹暗仙人”的意象,传达了历史与个人的交融,表现出对于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感慨。白发孤翁和茜裙小妇的描绘则将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坚韧与希望。
最后两句,诗人以“行行莫动乡关念”总结全诗,强调了内心的乡愁之情,流槎似的身世感到无根,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漂泊的无奈。这种情感在陆游的诗中常有体现,显示出他强烈的家国情怀。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漂泊的感慨。陆游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对家园的深情与归属感,反映了他对国家、历史的思考与关怀。
“剑外归来”中的“剑外”指的是哪里?
诗中“白发孤翁”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形象?
“身似流槎岂有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陆游 vs. 杜甫
陆游的诗更强调个人情感与乡愁,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两者的作品都反映了对故乡和国家的深切关怀,但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