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51
野兴四首 其二
作者: 陆游
江湖萧散葛天民,
敕放还山一幅巾。
老去饥羸惟恃粥,
病来举动每须人。
道穷举世知心少,
学进吾儿著语亲。
更有一端差自慰,
短檠不作白头新。
这首诗描绘了江湖的萧条和人们的无奈。诗人自述被迫放弃世俗的生活,归隐山林,尽管生活贫困,但依靠简单的饮食维持生计。在年老体弱、饥饿无奈中,依赖他人照顾。表达了在道德和现实的困境中,感到人心冷漠、知心人少的失望与无奈。同时,诗人对儿子的教育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有所成长。最后,诗人自我安慰,虽然生活简陋,但内心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深受家国情怀影响。他的诗歌风格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为主,兼具豪放与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困境交织,使得诗人在归隐生活中感受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奈。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陆游的《野兴四首 其二》通过极具个人化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深切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便通过“江湖萧散”引出一个时代的悲哀,象征着个人命运的无奈与社会的动荡。诗人用“敕放还山”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尽管内心渴望归隐,但现实的困境让他不得不面对“老去饥羸”的生存挑战。陆游的诗常常在历史与个人的交织中反映出对社会的思考,尤其是在这一首中,诗人通过对生活困境的深切描绘,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
在后半部分,诗人对儿子的期许和对未来的憧憬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即使在艰辛的现实中,依然有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教育的重视。最后一句“短檠不作白头新”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自我安慰,虽然生活艰辛,但内心的追求和精神的追求依旧鲜活。
整首诗既有对现实困境的直面,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陆游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困境,反映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同时表达了对教育和未来的期许,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坚持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江湖萧散”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短檠不作白头新”中“短檠”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学进吾儿”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期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陆游的《野兴四首 其二》。